太空商业进行时
作者 许诗雨
发表于 2025年1月

2024年9月12日,41岁的贾里德·艾萨克曼与3名同伴一起乘坐SpaceX的龙飞船冲出地球完成了人类首次商业太空行走。按美联社说法,自从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1965年首次太空行走以来,已经有263人完成太空行走,均为职业宇航员。

艾萨克曼是支付处理公司Shift4的创始人,他虽然是一个飞行达人,但从未成为职业宇航员。他的这次“太空行走”难度远低于宇航员的太空行走任务,不过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也切切实实地离开飞行舱在太空环境中停留了十几分钟。他也不需要像宇航员那样经过严格训练和层层筛选,仅仅是向SpaceX公司支付了一笔巨款,就换来了这次太空行走的机会。

《自然》杂志说,此次成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太空旅行的边界奠定了基础。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财力能负担一次太空旅行的费用,但当有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开始提供太空旅行服务,冲出地球这件事对普通人来说不再像过去那样遥不可及了。

飞向太空是绵延于人类历史中最长久、最终极的梦想之一。在全球众多文明的神话故事中都能找到关于飞翔天际、探索宇宙的畅想。

伴随着这些关于勇气、智慧和力量的终极幻想,从古至今许多怀抱着好奇心和野心的冒险家都尝试过用自己制作的飞行器离开地球表面。后来,随着科学萌芽和工程学起步,人类确实找到了飞翔的方法,不过冲出大气层始终遥不可及。

直到1957年,人类的造物才真正第一次进入太空。那一年,苏联发射了人类首颗人工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就此开启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时代,同时也拉开了“冷战”期间的美苏太空竞赛大幕。

“冷战”争霸之下,人类迈向宇宙的进程开始跃进式发展。加加林率先成为第一个进入宇宙的人,阿姆斯特朗则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一大步。还有第一个国际空间站、第一个火星登陆探测器……都是太空争霸时期的产物。

不难发现,人类最初的太空探索是完全由政府主导的举国体制产物。毕竟,将人类送上太空的资源与财政压力超出一般企业或个人的能力范围。但也因此造成太空探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侧重军事和科研目的,且创新和效率受限于政府预算和官僚体制。人们天然地将它视作一种国家战略工程,而非一种可以规模化和商业化的产业。不过,大国争霸带来的技术外溢也使得一些私营企业开始有机会摸索向太空进发。1961年,国际通信卫星组织通过美国马丁公司的运载火箭将商业卫星送入轨道,拉开全球商业航天序幕。

美国政府对于太空商业化的规划也酝酿已久。1984年,美国颁布《商业太空发射法案》,允许美国民营企业开发商业运载火箭和轨道卫星,许可它们经营私营发射场所并提供发射服务。天上的商业卫星自此变得多了起来。不过,能够进入太空的人类,仍然只有少数被各国宇航局精心培养的宇航员。

进入21世纪后,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政府失去了不惜代价维持太空竞赛的动力。为了保持在太空中的领先优势,NASA投入的预算一直都在增加,但其太空探索却始终没有重大突破。甚至过去55年间,美国的宇航员再也没有登上过月球。美国民众对此颇为不满,要求NASA减少预算、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的呼声越来越多。

然后,时间来到了2004年,一个太空商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本文刊登于《第一财经杂志》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