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一款名为“小猫补光灯Pro”的App登上了苹果AppStore中国区付费榜第一名。这成了行业内的热点话题,因为它出自个人开发者之手,其开发者陈云飞也并非程序员—他此前在互联网公司从事用户研究工作,“完全不会写代码”,这款App是他借助AI编程工具开发的。
陈云飞使用的AI编程工具叫Cursor。过去这两个月,AI编程工具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在Cursor的基础上至少往前进化了两代:2024年11月,Cursor的竞争对手Windsurf发布,大幅降低了上手门槛,Cursor很快跟进了类似功能;正当Cursur和Windsurf你追我赶之际,12月初,一个叫Devin的产品开放注册,又将这个赛道推向了新的层次。
先来介绍一下Devin。它的自我介绍很简单:“一名AI软件工程师”。没错,它根本不希望你把它看成和Cursor、Windsurf同类的开发工具,而是希望你将它看作团队的一员,直接给它分配任务,由它自主完成工作。
“聘用”Devin的过程和招聘一名远程员工很像。它不提供免费试用,每个月需要向它支付500美元“基本工资”,换取它为你工作250“工时”。“工时”用完后,如果你想让AI“加班”,对不起,你需要支付每“工时”2美元的“加班费”,和“基本工资”的单价一样。
交了500美元后,Devin就来“入职”了。和人类员工入职的过程类似,你需要给Devin做入职培训,例如告诉它团队的代码仓库在哪里,有什么工作规范,等等。有意思的是,它会自带一台电脑来上班,但你需要帮Devin在它的电脑上安装好各种工作要用到的软件,帮它开通各种权限、账号等。
完成“入职”后,Devin就可以正式开始工作了。如前面所说,Devin可以全自动地完成你交代的工作。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可以给Devin分配工作,它“接单”后会先拆解任务,告诉你它打算怎么完成这项工作,得到批准后再去逐项完成。
这时,你就可以去忙别的事情了。Devin会自己去Google查资料、浏览网页,写代码,然后测试自己写的代码,找出里面的错误并纠正。如果遇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Devin会调整工作计划并向你请示。如果你希望展示充分授权的管理风格,可以告诉它不必大事小事都请示,自己作主就好,这样Devin只会在遇到实在绕不过去的难关时才来找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