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7月29日至8月1日,“太原首届扬琴艺术节暨第五届中国扬琴艺术节展演”隆重举行。在山西省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三千名扬琴艺术家、艺术教育工作者、展演选手、扬琴爱好者和当地观众参与其中。本届艺术展演活动无论在参与人数、展演规模、艺术质量等方面都堪称中国扬琴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综合性文艺盛宴。活动期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三十余家主流媒体广泛关注与报道,开、闭幕式音乐会的累计直播观看人数达33万,照片直播的观看人数更是高达145万,成为这一年夏季国内文化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一、背景与沿革
“中国扬琴艺术节展演”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2012年发起,已成功举办四届。在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音乐学院李玲玲教授的精心策划与带领下,第五届中国扬琴艺术节展演联合“太原首届扬琴艺术节”,与海内外扬琴同仁以音乐为媒,携手共“晋”,共襄盛会。为充分发挥展演活动的美育作用,全面拓展其社会效应,在“开/闭幕式音乐会”和“展演评选”之外,还特别增设“开放舞台”“扬琴集市”和“中外扬琴艺术交流会”等多个特色环节,并首次邀请外国扬琴艺术家作为世界扬琴协会的代表参会,与中国扬琴艺术家共同见证中国扬琴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方可流长。凭借“中国扬琴艺术节展演”这一全国知名品牌的影响力,本届展演成功带动了山西文旅活动的繁盛,促进了太原扬琴事业的发展,为中国扬琴艺术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使扬琴艺术在三晋大地上绽放异彩,推动中国扬琴事业迈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二、多元化展演
本届扬琴艺术节展演以新颖的活动模式和多元的价值追求,丰富了展演的形式和内容,深化了艺术节的主旨和影响。展演期间,既开设了专业的艺术实践平台,又开展了共促专业发展且兼具学术价值的普及推广、交流研讨,展演曲目兼顾传统与现代。展演活动的创新策划与增设内容不仅满足于专业发展的需要,更注重于丰富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等价值追求,是实践与学术兼顾、传承与发展并重的多元化展演。
在“展演评选”活动中,参展选手年龄横跨6岁至60岁以上,涵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11所专业音乐学院的在校生、业余爱好者以及众多海内外扬琴专业青年教师,集中展现了扬琴这一民族乐器在各民族、各地区作为美育实践载体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本届评选活动不仅为参评选手提供了宝贵的舞台实践与交流机会,还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激发了新一代民族音乐学习者的热情与创造力;同时这一活动也为专家学者提供了共同探讨扬琴教育教学模式的契机,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全国各地扬琴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与支持,推动扬琴艺术在更广范围内的发展与创新。与此同时,评审专家在展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各地教学方法虽各具特色,但在专业技法和术语的规范性上仍需加强;专业院校的最新教研成果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力度尚有待提升;扬琴艺术的地域分布和各地艺术特征需要更为系统、专业的梳理与归类;在创作领域,表现地方特色的传统作品传唱度较高,但结合当下时代精神与地方文化特色的原创作品较少,而能够被广泛演绎的新作品更为稀缺。
“开放舞台”围绕位于太原市小店区的核心地标展开,覆盖七大商圈,使民乐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让艺术走进人民身边,向太原市民展现了扬琴这件中国民族乐器作为文化传播与交流之载体的功能和魅力,同时为与会者提供了更加开放互动的交流机会和尽情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