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处,遇见你
作者 张可妮 丹颜
发表于 2025年2月

在茫茫人海中,我们的目光穿越万千身影,偶然相遇,点亮了彼此的世界。

哪有什么嫂子

我一直觉得,这辈子最浪漫的事,就是遇到超哥。

18岁那年,我高考发挥失常,特别想复读,可弟弟刚升入高中,开销大,家里的条件不允许。我不得不去城里打工。在北京工作多年的表姐给我介绍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宾馆担任前台。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客人,想想那遥不可及的大学梦,我心里总有一份失落和不甘。酒店不远处有间租书屋,休息时,我喜欢去租几本小说,一个人静静地读上一整天。我的内心很安静,也有些迷茫。

和超哥相遇,是一个雨天。雨淅淅沥沥的,好像带着少女的愁思一样,轻轻敲打在落地玻璃窗上,大厅里的挂钟,嘀嘀嗒嗒走着。我喜欢这样的天气,客人少、清静,最适合偷偷读书。

我正沉浸在《挪威的森林》直子和小林绿子的故事里,头顶传来突兀的声响。我用余光瞟见,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正轻轻叩着台面。我迅速把书合上,嘴角上扬,展露出一个职业化的笑容。那是我第一次见超哥。他背着一个电脑包,手里的折叠伞兀自滴着水,蓝色的衬衫半湿,携裹着一身风雨。他是来找经理的。

超哥那时是一家报纸的主编,在我们宾馆做职业培训。他看上去特别平和,没架子。大约有半个月的时间,我每天都能见到他。看到那些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在会议厅上课,我羡慕极了,跟经理申请做协助,忙完了,就站在角落里听课。超哥讲课的时候神采飞扬,又十分风趣,以至于我时常忘记添水,他也不在意。

一天,超哥无意中看了我的笔记和随堂练习,连连点头道:“你的文字很特别,很有灵气。”“我也能当记者吗?”我问他。“一定能,你要相信我的眼光。不过……你多大了?”“18岁。”“你这么小,应该在校园里,上大学,读中文系。”我可以吗?我的心仿佛被什么轻轻触动了一下。超哥给我介绍了读书的途径:复读或者自考,还帮我分析了每一条途径的利弊,并热心地推荐了几所高校。

中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叫做《一面》,当时我一直怀疑,单凭几句话,一个照面,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现在想来,连我都觉得不可思议,几句短短的交谈,就此照亮了我迷茫的前路,久违的激情与渴望在我心中悄然复苏。

本文刊登于《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