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融媒时代,在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中,主流媒体如何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经济报道是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四川日报紧紧抓住调查研究这个法宝,策划推出多组重大调研报道,通过聚焦时代之问,强化问题意识,创新表达方式,不断提升经济报道水平,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关键词:主流媒体 调研报道 四川日报 重大报道 经济报道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本质上看,新闻舆论工作就是调查研究工作,只有通过严谨的调查研究,才能抓住党和人民真正关心的热点问题,抓住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本质,创作经得起时代追问的优秀作品,以更高的水平引导舆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四川日报聚焦重大主题,先后推出《工业“灯塔”十城行》《丝路花正开·“一带一路”十周年全球调研行》《寻链——新质生产力十城演义》《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等多个大型经济调研策划报道,在行走中历练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在调查中寻找问题与答案,产生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胸怀大局大势 聚焦时代之问
经济报道是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四川日报历来高度重视经济报道,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宣传的策划水平和报道质量至关重要。而调研报道就是一个突破口。选取什么样的调研对象,调研什么样的主题,是调研报道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只有将主题的选择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融入城市发展的使命中,才能真正提升调研报道的战略性价值和前瞻性意义。为此,四川日报始终坚持紧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扣经济发展难点堵点,紧扣四川特色特点,坚持全国全球视野,坚持问题意识,使推出的调研报道能真正反映现实问题,符合地方发展实际,推动地方政策决策。
近年来,四川日报调研报道的特色就是“走出去”,走出四川,乃至走出国门,这是基于实际情况考量的结果。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长期存在,四川发展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差距即是潜力;另一方面,四川是国家的战略腹地,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人口大省,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现实条件。因此,走出去学习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十分必要。而报社推出的《工业“灯塔”十城行》和《寻链——新质生产力十城演义》调研报道,就是通过到国内知名“灯塔”工厂、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进行调研,寻找他山之石,为四川提供借鉴的成果。
这两组策划,主题为何都聚焦新型工业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四川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工业当先、制造为重的重要性。但近10年来四川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较快,存在工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大企业大集团不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等突出问题。确定这样的调研主题,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具体样本的选择上,“工业‘灯塔’十城行”采访组调研具体企业,走访“灯塔工厂”。它是世界上先进工厂的代名词,代表着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此样本重在观察宏观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微观个体。“寻链——新质生产力十城演义”主题调研对象是产业集群。这是前期与多个厅局沟通后的结果,从工信部公布的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再进行精选,聚焦四川重点发展的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亟待补短板的细分领域与新兴赛道。此样本重在观察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方法论。这样的调研样本,体现了着眼现实、放眼未来的视野。
《工业“灯塔”十城行》这组报道,于四川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前夕推出,这次全会做出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而《寻链——新质生产力十城演义》,于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召开前夕推出,这次全会作出了关于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两组报道一经推出,就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和同行热议,成为主题报道的现象级产品,被省内外上百家媒体转载,全网阅读量超亿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