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扛牢主责主业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
作者 曹云
发表于 2025年2月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传播格局的变革,地方党报融合发展步入深水区,加速向全媒体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本文将分析研究地方党报报业集团的实践,深化布局,扛牢主责主业,加速数字转型,完善机制保障;通过分众传播、精准覆盖、要素共享、深度融合,探索符合党报传播矩阵建设的内容生产新范式;以“技术+”驱动、跨界合作、内外联动,实现传播效果最优解,为党报深入探索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地方党报 传播矩阵 分众传播 跨界合作

新媒体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可以有效实现全面覆盖、分众传播,助力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多年来地方党报报业集团聚焦党媒定位,扛牢主责主业,守正创新,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上下联动、内外互通的一体化全媒体传播矩阵,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深化布局,纵深推进全媒体传播矩阵建设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传播环境发生巨变,地方党报报业集团积极转变思维,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持续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版图,重塑媒体价值。人民网研究院《2018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显示,2018年以来,报业融媒体微博、微信的开通率分别为93.3%、98.2%,今日头条等新闻聚合平台入驻率达95.4%,2019年,很多报社开始入驻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其传播力、影响力开始向手机端扩张。

1.构建新型传播矩阵,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是主流媒体的使命任务。对标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新要求,地方党报报业集团不能再搞单打独斗,要通过整合资源、拓展平台、聚合用户、升级服务等方式,构建新型传播矩阵。2023年11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发布了“两端一云”建设方案,其中提到南方+客户端上线8年来总下载量超1.8亿,日活突破600万,综合实力稳居全国主流媒体客户端第一方阵,正加速向聚合传播平台跃升。《北京日报》构建“l+2+6+X”理论全媒体传播矩阵体系,探索理论宣传可视化、大众化、通俗化。目前,这一体系已拓展到学习强国北京学习平台、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融入“长安街知事”等自媒体账号,形成了“一次采集、多种生产、多元传播”的传播态势。北京日报社理论部主编李庆英在《中国记者》2024年第01期发表的文章《把理论宣传正能量转化为网络传播大流量——北京日报理论宣传融合传播的实践探索》介绍,为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北京日报客户端策划推出了《划重点!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等新媒体产品,迅速抢占网络空间,累计浏览量超500万次,让党的创新理论“传得开、传得远”,为新时代党报创新开展理论宣传提供了典型范本。

2.加快数字转型,形成全媒体传播新生态。新媒体带来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地方党报如果不能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信息供给与用户需求难以匹配,必将导致用户流失。多年实践证明,主流媒体通过数字化转型,能够更好地提供信息服务、激活资源、连接用户,构建新型传播矩阵则是在更高站位上的数字化变革,帮助地方党报形成多元连接、广泛交互、共享共赢的传播新生态,在主流价值传播过程中继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深圳报业集团持续探索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覆盖纸媒、网站、客户端、官微、自媒体、政务新媒体运营、传媒智库等在内的传播矩阵,根据深圳报业集团官方数据,截至2022年12月,集团全媒体综合用户超2.05亿。为助力深圳文化软实力提升,深圳报业集团通过以报、网、端为核心的传播矩阵,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讲好深圳故事、传播深圳好声音,一大批叫得响、传得广的精品力作应运而生。在建党百年宣传报道中,深圳报业集团策划推出创意黏土动画视频《深圳红——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等融媒产品,创新呈现深圳党史故事,释放强大传播力,获得广泛认同。

3.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实现传播矩阵高效运营。面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和机遇,地方党报报业集团囿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在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存在短板,与高水平市场化媒体平台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对于地方党报来说,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唯一出路。2023年,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导打造的潮新闻客户端上线。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