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融合发展路径及启示
作者 李莹
发表于 2025年2月

摘要:《日本经济新闻》是日本极具影响力的经济类报纸,也是日本最早实施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的媒体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日本经济新闻》的媒体融合发展历程,重点探寻其转型过程中采用的主要路径,包括坚持“数实结合”的差异化发展路线,秉持“壮士断腕”的国际媒体融合理念,以及突出“数智结合”的媒体生产服务流程。《日本经济新闻》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报纸媒体未来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日本经济新闻 日本报纸 媒体融合 数实结合 数智结合

在融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环境下,各国报纸媒体纷纷实施数字化转型和多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助力传统纸媒适应社会环境变化。与其他国家的媒体行业发展格局不同,日本报纸一直占据着整个行业的主导地位。“纸媒体”文化的长盛不衰和日本人对新事物的谨慎态度使整个国家报纸媒体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为缓慢。然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日本报纸媒体收入开始出现断崖式的下滑。疫情的暴发更加凸显了日本报纸媒体数字化改革迟滞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日本朝日新闻社公布的2020财年财报数据显示,当期亏损达441亿日元,为该报社自1879年创办以来的最大亏损规模。在此背景下,《日本经济新闻》不仅保持了原有的发行量,且总体收入略有增长,这得益于其多年来实施的融合发展战略。《日本经济新闻》创立于1876年,是日本全国性综合性报纸之一,也是日本极具影响力的经济类报纸。为顺应不断发展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日本经济新闻》自2010年以来坚持实施数字化战略,多举措大力推动报纸媒体融合发展,以先锋性和开拓性的创新态势,加速日本纸媒行业的革新性进步。笔者通过探寻《日本经济新闻》的融合发展路径,分析其破解发展困局的主要策略,为媒介技术革新视域下报纸媒体的数字化整合和融合发展积累经验。

一、《日本经济新闻》的融合发展历程

与《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以及其他日本全国性报纸媒体不同,《日本经济新闻》于2010年大刀阔斧地实施“复合媒体时代传媒转型”计划,成为日本最早发行数字报纸的报业媒体之一。数字版《日本经济新闻》的发行昭示着其在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融合发展的开始。

1.2010—2014年:融合转型阶段。数字版《日本经济新闻》于2010年3月23日正式出版。数字版报纸的出现是为了构建该报“纸质媒体+数字媒体”的双头体制,以“纸质版+数字版”套餐形态为纸媒读者提供附加服务。在此阶段,读者可以使用电脑和手机等设备阅读数字版新闻。与纸质版报纸相比,数字版增添了当日新闻和热点事件的后续报道版块作为原创新闻报道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的资讯,改善用户体验。在组织架构方面,将负责该报管理的新闻事业部的部门功能和业务范围进行了全新调整,在整合传统的编辑、广告、销售等业务的基础之上,开设了电子媒体事业部负责数字版《日本经济新闻》的日常管理,为未来的多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便利。传统报业面临数字化转型挑战时,为了建立稳定的盈利模式会选择设立付费墙(Pay Wall)。2012年,《日本经济新闻》同样选择付费墙模式提升融合发展后的盈利水平,并通过分析“付费墙”付费用户的阅读偏好、阅读路径等进行针对性的内容推送和定制化广告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日本经济新闻社旗下的电子数据库NEEDS、Telecom和Nikkei Net同时也为“付费墙”付费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检索服务,丰富会员服务内容。

2.2015—2016年:国际融合阶段。兼并和收购是传媒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拓展全新业务领域、深化融合发展协同效应的重要手段。日本经济新闻社于2015年6月斥资13亿美元收购英国著名报纸《金融时报》。《金融时报》的融合转型最早可追溯至1995年,具有成熟的媒体融合发展经验。《日本经济新闻》无论是在数字化转型还是融合运营方面都与《金融时报》差距较大。在2015年6月发生企业并购时,《金融时报》免费数字用户为240万人,“付费墙”付费用户(数字订阅用户)达到75万,数字订阅数量占报纸总发行量的75%。而《日本经济新闻》“付费墙”付费用户仅为43万人。日本经济新闻社此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收购《金融时报》学习其融合发展经验,进一步推动《日本经济新闻》的数字化转型,并扩展国际用户群体,将媒体融合发展提升至国际化视野。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