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东北亚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实践探索与策略思考
作者 王玥涵 张文东
发表于 2025年2月

摘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东北亚区域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我国进行国际传播战略布局、营造有利国际舆论环境的重要对象地区。探讨面向东北亚区域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可行性路径,既有助于提升我国在东北亚区域的国际传播效果,也为加强我国面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思考方向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区域性国际传播 东北亚 话语权 国际舆论斗争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舆论格局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全球舆论生态呈现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尽管我们在提高国际话语权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国际传播体系的建立、国际传播力量和资源的配置、国际性分众化传播能力的提高,以及在国际舆论格局中主流地位的形成等方面仍有诸多不足。因此,进一步深刻把握当前国际传播规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向国际社会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也使得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等重大问题成为当前国际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东北亚区域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我国进行国际战略布局、营造有利国际舆论环境的重要对象地区。探讨加强面向东北亚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现实策略和可行路径,既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在东北亚区域的国际传播效能,也为加强我国面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路径选择,进而有助于探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国际传播模式。

一、提高认识,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当前,国际传播能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自觉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这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迫切需要,是扭转“西强我弱”国际舆论格局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有力手段,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当前,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信息体系的“去中心化”发展趋势也日益凸显,西方媒体在信息领域的垄断与霸权正在动摇。尽管如此,国际舆论格局仍是“西强我弱”,部分西方媒体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话语权优势和传播平台优势对我国发动舆论战和认知战,抹黑我国国际形象,否定我国正当发展权利。因此,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舆论斗争,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是重中之重。这不仅有利于我国有力回击西方媒体的舆论攻击,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也有利于我国与西方国家进行话语博弈,从而有效引导国际舆论走向;还有利于我国争取国际话语权,拓展国际话语空间,进而推动国际舆论格局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世界各国越来越渴望了解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对此,我们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以求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和话语壁垒,掌握叙事主动权和主导权。一方面,要运用易于国际社会理解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让海外受众不仅能够听到中国声音,而且能够听得懂、听得进去;另一方面,要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特色,让世界各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主张、中国精神,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中国;同时还要主动设置国际议题,让世界了解中国在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持续繁荣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从而提升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公信力。

文化软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关乎一个国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就在于推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对此,我们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方面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脉络,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征、精神内核和价值意涵,提炼、阐释和展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中与其他国家文化共享共通的意义空间,从而进一步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同、认可与尊重;另一方面也要拓展传播载体和平台,优化传播技术和手段,构建多渠道、立体式的传播格局,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提供新形式、新手段、新途径,从而提高其在国际舆论场中的传播力度和辐射范围。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强,越来越成为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整体。在此背景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支持。对此,我们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特色,推动世界各国全面、正确、深入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偏见和误解;同时,充分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的启发与机遇,彰显中国智慧,从而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度认同与尊重。

二、多元探索,面向东北亚地区开展国际传播实践

受国际局势与新兴传播技术发展的影响,当今国际舆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我国面向东北亚区域的国际传播工作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