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舆情治理的新启示新方法新视角

环境保护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表现之一。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环境议题引起广泛关注,在媒介化社会的背景下,社会化媒体既是环境舆情形成及扩散的载体,又是环境风险认知形成的空间和呈现公众环境舆情反应的平台。所以,研究社会化媒体中关于环境舆情的扩散及风险防范是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由河北大学教授王秋菊所著的《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扩散及风险防范研究》一书提供了环境舆情扩散的传播主体特点、传播路径及风险防范措施研究新启示、新方法和新视角,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传播主体社会化与客体复杂化带来挑战,内外部动力共同驱动环境舆情扩散。信息来源、信息内容、信息呈现方式、信息传播效果都会影响网民对于环境风险的感知程度,从而强化对某一环境议题的关注。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的扩散是环境舆情生态系统各要素在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共同驱动下的结果。环境舆情主体会受到环境舆情事件、个体心理、社会化媒体舆情的传播环境以及现实社会中环境利益关系等多因素的复合影响。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