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瓷片的遐思
前不久,我前往杭州临安区的吴越文化博物馆参观。馆内展品琳琅满目,让人大饱眼福。其中一块刻有“戊寅太平”四字的秘色青瓷圈足残片,令我驻足遐思。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与宋朝之间曾经历一段长达数十年的政权割裂、战乱频仍的混乱时期,即五代十国(907年至979年)。五代指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依次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这些朝代大多通过军事政变或武力征伐建立。比如后梁由朱温篡唐而立,后唐则是李存勖攻灭后梁后所建。五代历时53年,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政权时结束。

与此同时,在中原地区之外的中国南方(除在山西的北汉外),存在着十个割据政权,被统称为“十国”,即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汉。其中南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后主李煜是著名词人。而吴越国在钱镠的统治下,保境安民,注重水利,经济文化相当发达,百姓生活相对稳定。
“戊寅”即公元978年,“太平”是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的年号,全称“太平兴国”。当时吴越王钱俶(本名弘俶)已归顺宋朝,自宋太祖开国之年起就以宋朝纪年为纪年,其身份为宋太祖所封“天下兵马大元帅”,但仍管辖着吴越大地,向北方宋廷履行岁银财物的贡奉义务。
两封元帅
此中故事复杂,钱俶先后两次被封“天下兵马大元帅”。
第一次是在后周时期。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钱俶被后周加封诸道兵马都元帅。广顺二年(952 年),后周封钱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加食邑二千户、实封五百户,改授推诚保德安邦致理忠正功臣。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收藏》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