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要共织一张网
作者 沈杰
发表于 2025年2月

家校社“共织一张网”不仅需要精准对接学生的成长需求,更需要借助资源整合、数字赋能等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立体的成长体验。

在信息化浪潮、全球化趋势和知识经济的三重奏下,如何汇聚各方智慧,织就一张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网,成为教育改革路上的重要议题,也是每一所学校乃至全社会亟待解答的时代之问。

家校齐心协力,成达教育凝共识

先进的育人理念能架构起家校之间心灵的桥梁,坚定地连接起教育的每一个角落。首都师大附中秉承“成德达才”的百年育人理念,在新时代倡导办负责任、有内涵、有温度的“成达教育”。成达教育的本质就是将“人”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健康阳光、自信坚毅、正志笃行、成德达才、家国担当、胸怀天下的创新人才。

这种兼容并蓄、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赢得了家长们由衷的认同与赞赏。在2024年11月的一次家长课堂圆满结束之后,我们意外地收获了一份来自初二学生家长的珍贵礼物—源自我国渤海海底千米深处的稠油油样,它不仅是沉睡海底亿万年的原油化石,更是这位家长职业生涯辉煌成就的象征。自2009年开采以来,它便作为一枚荣誉勋章,伴随着家长辗转四个城市,历经十五载的珍藏。

谈及赠予这份意义非凡的礼物的缘由,家长满怀深情地透露了三个动因:首先,附中“以人为本、温情教育、超越分数、远离功利”的教育理念如同甘霖般滋养着孩子的心灵,深深触动了他;其次,孩子在附中度过的校园生活,不仅丰富多彩,更因遇见了一群充满爱心与智慧的教师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让内心变得温暖而充实,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家长课堂主题班会,与他为孩子们讲述的中国海油人“碧海丹心、矢志报国”的爱国情怀不谋而合,激起了他深深的共鸣。这个故事是无数支持学校发展的家长的缩影。家长对学校深度信任,也用实际行动温暖、感动着我们,谱写出家校同心育人最动人的乐章。

在家校合作的框架下,家庭与学校扮演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重要角色,这种协同作用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尤为凸显。

本文刊登于《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