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电子战发展历程
作者 杨安博 查卓辰 陈文松 杨银
发表于 2025年2月
量子技术的军事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量子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成为电子战领域的重要支撑。量子通信以其独特的不可复制性和超强抗干扰能力,为电子战中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保障,有效解决了传统通信手段易受干扰和信息易被截获的难题。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快速决策优势,极大地提升了电子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优化了战术决策过程。两者的结合应用,不仅标志着电子战技术的重大革新,更对现代战争形态与战略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电子战的基本概念

电子战可定义为利用电磁频谱展开的军事行动,其目的在于通过探测、干扰、攻击敌方信息系统并防护己方信息系统来获取战场优势,主要分为攻击、干扰和反制三类:攻击型电子战涉及对敌方电子设备的硬杀伤(如以反辐射导弹摧毁敌方雷达);干扰型电子战是发射特定电磁信号扰乱敌方通信、雷达等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反制型电子战主要针对敌方电子攻击进行防御和反击(如采用电子伪装、抗干扰技术等)。

电子战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出现。一战时,人们借助简单的无线电干扰设备对敌方通信进行干扰和拦截。二战时,雷达的出现使电子战愈发重要,各国开始研发专门的电子侦察与干扰设备(如干扰敌方雷达的箔条)。例如,英国利用米康电子干扰系统成功迷惑并击落了多架德国夜间轰炸机,这一创举不仅彰显了电子战在改变战争形态中的重要作用,更开创了电子战的先河。进入现代,电子战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冷战时期的电子对抗推动了电子战技术发展,各国发展出更复杂的装备(如电子侦察卫星、电子干扰飞机等)。步入信息化时代,电子战从单纯干扰对抗发展成综合信息作战的一部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其范围不断拓展,从传统无线电对抗延伸到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等多领域交互。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凭借先进的电子战系统成功瘫痪了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实现了对敌方的精准打击,而在近年的巴以冲突中,黎巴嫩利用电子战手段成功欺骗了以色列的雷达系统,展现了电子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本文刊登于《军事文摘》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