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11日,美国会众议院以281票赞成、14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总额为8950亿美元的2025年国防法案。这个数额相对于2024年的8860亿美元,增幅大约1%。国防预算每年由美国政府提出,并在国会通过和总统签署后成为法案,这虽然是例行公事,但2025年国防法案在背景、内容和影响等方面都具有特色。
背景
美国2025年国防法案的背景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特殊之处。
地缘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冷战的开始和结束是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始于2022年2月的乌克兰危机,打破了数十年的大体和平局面,欧洲大陆陷入久拖不决的热战之中。虽然直接的参战国至今仍局限在俄乌之间,但支持俄罗斯的国家(如白俄罗斯)与支持乌克兰的国家集团(以美国为首),不仅阵线分明,而且实际上都已深度卷入此次危机。冲突即将达三个年头,双方虽然均已精疲力竭,但对抗已久,很难看到尽头。期间,核战虽然在众声反对和当事国的理性克制下没有发生,但其阴影却始终存在。虽然大规模冲突至今被控制在局部,但若冲突扩大,其他国家可能参战,尤其是北约国家,且这种可能似乎越来越大。在世界其他地区,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虽然以色列的主要支持者美国明确反对武装入侵与占领加沙地带,但以色列一意孤行,惨烈的冲突导致平民死伤无数。在红海地区,也门胡塞武装与以色列、美国公开对垒。2024年11月27日,叙利亚爆发反政府武装的反攻行动,仅仅12天时间就将阿萨德政权推翻。世界格局的变化导致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危如累卵,随时有崩塌的危险。和平时期美国年度军费占GDP的比重略多于3%,但二战期间美国年度军费达到GDP的两到三成。若现有全球格局崩塌,美国断不可能独善其身。
芬兰、瑞典加入北约。继2023年4月4日芬兰加入北约后,2024年3月1日,瑞典正式加入北约,使得北约成员国增加至32个。芬兰、瑞典两个长期中立国加入北约,是欧洲安全局势恶化的表征,也使得北约与俄罗斯更加容易形成直接对峙和冲突。其中,芬兰与俄罗斯的边境接触线长达1300多千米,历史上的苏芬战争距今也仅85年。自此,俄罗斯的西部边界,除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少数国家之外,其他均已纳入北约军事体系。乌克兰与俄罗斯正处于冲突之中,冲突的重要起因之一就是乌克兰要加入北约,其结果是数十个包括北约盟国的欧洲国家,正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冲突。由此可见,北约不是欧洲和平、安全、稳定的因素,而是冲突、战争的因素。芬兰、瑞典加入北约不可能增进欧洲安全,反而使得欧洲更加不安全。
欧洲国家、北约盟国大幅增加军费。这成为乌克兰危机一个始料未及的后果,即特朗普大力催逼欧洲国家增加军费投入,但收效甚微,反而危机帮助美国达到了目的。英国2023年的军费达到685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加17%,占年度GDP的2.41%;法国2024年军费达472亿欧元(约合497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加7.5%;德国2023年军费为566.4亿美元,2024年达到734.1亿美元,较上一年度的增幅达到30%。大国的“带头”作用显著,至2022年,北约成员国年度军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或超过2%的国家,由此前的5个增加到19个。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数据,2022年欧洲军费开支总额达4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创欧洲30年来的新高。
美国国内政治纷争。202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代表美国共和党参选的特朗普已经赢得本届美国大选,在2025年1月20日入主白宫。特朗普不仅对外政策强硬,而且热衷于加强美国军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