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红海“遇袭”探秘
作者 高欣磊 陈志华 徐伟
发表于 2025年2月

美海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包括1艘航母、1艘导弹巡洋舰、1艘驱逐舰和9个飞行中队,拥有“远、中、近”多层防空反导体系,其作为高价值目标历来是美海军防御的重中之重。但是胡塞武装却声称利用导弹和无人机打击了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对于胡塞武装是否攻击了美航母以及是否击中美航母,一时间众说纷纭。本文主要利用开源情报信息,结合笔者对美航母打击群作战运用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该事件。

艾森豪威尔号航母红海“遇袭”背景

新一轮巴以冲突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宣布对以色列采取新一轮军事行动,并表示向以色列境内发射了超过5000枚火箭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随即宣布以色列进入“战争状态”,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

胡塞武装支援巴勒斯坦武装斗争 2023年10月31日,胡塞武装宣布开始武力支援巴勒斯坦,并在当日通过导弹和无人机打击了以色列境内目标。为了继续给以色列施加压力,胡塞武装从11月20日开始,对在红海航行的与以色列有关的商船进行了多次袭击。截至2023年12月底,有超过10艘商船在红海南部遭遇袭击,导致国际航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美军开启“繁荣守护者”行动 胡塞武装打击过境商船的行为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应,为打击胡塞武装、保护航运安全,美国宣布将在红海组织“繁荣守护者”行动。美国的盟友,包括沙特、埃及、约旦等国家,都表示要参与这一行动。此外,欧盟也表示,要派遣“亚特兰大行动”护航部队,协助美国在红海的行动。

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部署情况

航母打击群编成 此次在红海海域部署的是美海军艾森豪威尔号航母(CVN-69)领衔的第2航母打击群(CSG-2),该航母打击群下辖第3舰载机联队、菲律宾海号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CG-58)、第22驱逐舰中队的梅森号导弹驱逐舰(DDG-87)以及格雷夫利号导弹驱逐舰(DDG-107)。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是美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搭载大量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E-2C鹰眼预警机等各种舰载航空器。舰载战斗机可携带多种型号的导弹和炸弹对陆上、海上和空中目标进行全面打击。航母打击群内的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拥有由标准-2、标准-3、标准-6、改进型海麻雀等多型防空导弹和密集阵近防炮组成的防空体系,可以有效进行防空及反导作战。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拥有约600千米的打击能力以及约1000千米的预警探测和防空反导能力。

部署以来主要活动情况 2023年10月29日,美国派遣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打击群进入地中海,接替福特号航母打击群继续执行威慑任务。2023年11月4日,艾森豪威尔号航母通过苏伊士运河抵达红海,随即向南航行出曼德海峡并于11月16日至27日部署到波斯湾海域,而后返回红海执行“繁荣守护者”任务。在红海部署将近4个月后,艾森豪威尔号航母于2024年4月28日至5月2日返回希腊苏达湾基地休整,随后同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在地中海一带开展联合演习;5月5日,再次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5月20日,抵达吉达港西南200千米,执行作战任务;5月27日,抵达也门海域,开展舰载机战斗演练。

被“袭击”经过及后续情况 2024年5月29日,胡塞武装宣布在也门上空击落一架美军MQ-9“死神”无人机。对此,美联合英国于5月30日对胡塞武装控制区内的重要目标实施了空袭,位于也门海域的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担任主力。

5月31日,胡塞武装宣称对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发射了多枚有翼导弹和弹道导弹,并命中目标。美中央司令部发布消息称,其所属部队在红海上空击落3架无人机、在亚丁湾上空击落1架无人机,胡塞武装向亚丁湾发射了2枚反舰弹道导弹,此次袭击没有造成美军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6月1日,艾森豪威尔号航母舰长Chowdah Hill在社交媒体接连发布两条舰上动态,以证明航母一切正常。

6月1日晚,胡塞武装再次宣称,其对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发起了导弹和无人机打击。随后美中央司令部称,其所属部队在红海南部上空击落了1架胡塞武装无人机,并在晚间拦截了2枚朝格雷夫利号(DDG-107)发射的反舰导弹,此次袭击并没有造成损伤。

本文刊登于《军事文摘》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