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蔬菜,长得有点像花菜,但跟花菜不同的是,它的样子更像宝塔,就连表面的小突起也像极了一个个小宝塔,因此叫作宝塔菜。宝塔菜是蔬菜中的“劳斯莱斯”,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尤其适合冬天吃,能够止咳化痰,有效缓解气喘。当然,售价也不低。
福建省屏南县的袁朋德几次去法国,深入学习宝塔菜的种植技术,从如何挑选种子到种植技巧,再到宝塔菜生长期间的防护管理,都认真观察,一点点记录下来。在家乡一举种出宝塔菜后,袁朋德又以此为契机,发展旅游业,让自己的家乡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出国旅游,结缘宝塔菜
2008年,袁朋德和妻子陈瑜君前往法国旅游,在当地的华人朋友贾克斯家里做客时,吃到了一种清脆可口的凉拌沙拉菜。这种菜外形奇怪,像一个个小宝塔,颜色有翠绿、金黄、墨绿、紫罗兰……五颜六色地堆在盘子里煞是好看。
袁朋德问对方这是什么菜,怎么看起来像西兰花,吃起来却是截然不同的味道。贾克斯去厨房拿了一整棵这样的蔬菜放在他面前,说:“这是一种花椰菜,我们叫它宝塔菜。它可是维C之王,营养非常丰富,而且价格不菲,在法国非常受欢迎。”
袁朋德仔细观察着眼前的宝塔菜:整棵看起来就像一个宝塔,而且每一簇都是由形状相同的塔状小花菜组成,而小花菜又是由更小的相同形状的小花蕾组成。称它是宝塔菜,名副其实。一直在家乡从事农业种植的袁朋德,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
时年35岁的袁朋德,出生在福建屏南县岭下乡的富竹村。该村有屏南县最高峰1627米的东峰尖,村里虽然山环水绕,但因为交通不便,是一个无人问津的穷乡僻壤。
富竹村的农户大多靠种植瓜果蔬菜谋生,袁朋德的父亲袁绍华算是一个种菜能手。在袁朋德小时候,他就承包了30亩土地,种植了青椒、西红柿、黄瓜、茄子、花菜、西兰花等各种蔬菜,然后批发给周边的菜农。
袁绍华经历过种地的艰辛,所以拼了命也要供袁朋德读书,希望他走出农村,去大城市生活。可是,袁朋德的想法却和袁绍华截然相反。他觉得,自己的父亲通过艰辛的劳动,让本来荒芜的土地,变戏法一样长出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也让家里的日子逐渐富裕了起来,他简直是伟大的土地魔法师。袁朋德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一样,扎根在土地里,做一个新农民,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高考时,父亲不同意他学农业,袁朋德就偷偷改了志愿。
大学毕业后,袁朋德说服父亲,回到了家乡,加入农业种植的大军。有邻居和袁绍华开玩笑,说:“你娃娃是大学生,我们吃了他种出的菜,也能变得有学问了。”已经释然的袁绍华笑着说:“我家朋德有志向,他说要把富竹村变成咱们这里远近闻名的蔬菜王国。”
2005年,袁朋德把蔬菜种植基地扩大到了300亩,并给基地起名“三味蔬屋”种植基地,同时增加了多种高山蔬菜的品种。经过几年的发展,“三味蔬屋”种植基地的蔬菜品种已经增加到了80多种。为了打开销路,袁朋德还先后在屏南县、宁德市创办了连锁果蔬生鲜达超市。
2008年5月,袁朋德和妻子从法国旅游回国后,就全心研究起了宝塔菜。原来,宝塔菜起源于地中海地区。1991年,我国从该地区引进了宝塔菜,经人工选育后,开始在宁夏高山部分地区小规模种植。在中国的有些地区,它又被叫作“塔花”“富贵菜”。
相较于普通的花椰菜,宝塔菜不仅外形好看,营养更加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糖,还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矿物质,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特别突出,在欧美地区被称为“生命蔬菜”。而且口感脆嫩,略带甜味,粗纤维含量少,质嫩适口,味道清淡,容易消化,尤适于老人、孩子、病人食用。
不过,宝塔菜对海拔、温度和湿度要求严格,且种植期间,对于土壤调配、技术栽培、日常养护都非常严格,育苗期也比普通蔬菜更长。种植成本高,价格自然也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