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的10个常见错误
发表于 2025年2月

用药无小事,尤其是孩子。但是有些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会无意地犯一些错误。

错误1

用药物预防流感

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喷剂、板蓝根、口腔消毒液等预防流感的效果并未得到证实,而且会给孩子带来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错误2

抗生素使用不当

1.滥用抗生素。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概率,导致孩子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时却无药可用,因为细菌都被“训练”得已经不怕它们了。

2.全盘拒绝抗生素。如果医生明确诊断孩子是细菌感染并开具了抗生素,就应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以免耽误病情。

3.孩子症状刚好就立即停用抗生素。比如医生开了5天的抗生素,孩子吃了3天病情好转就不再吃了。要知道,抗生素没用足疗程,也容易导致细菌耐药。

4.随意停用或频繁更换抗生素。抗生素治疗细菌性感染是一个逐渐起效的过程,需要2~3天才能看出效果,并不是吃一次就能立竿见影,不要因为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停药或换药。

5.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第三代、第四代抗生素并不见得比第一代、第二代好,没有谁比谁更厉害一说,不同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不同,需要不同的抗生素。

本文刊登于《父母必读》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