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共创协同育人机制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各自扮演着关键角色,相互交织影响。学校系统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思维、创新与社交能力;家庭则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价值观培养及情感支持;社会则通过风气、传统、资源等潜移默化地塑造个体,并提供实践平台。三者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需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共同为儿童的成长创造有利环境。“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其核心在于打破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壁垒,将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教育共同体。那么学校应如何在“教联体”中发挥主导作用呢?
强化价值引领,达成“理念共识”
达成理念共识是协同育人的逻辑起点—家庭希望培养出“好孩子”,学校希望培养出“好学生”,社会希望培养出“好公民”。但是,这三个“好”的标准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学校层面必须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深入思考育人目标,引导各方达成一致。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父母必读》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