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洲异闻录(组诗)
作者 刘康
发表于 2025年2月

编者按    刘康,是近年来涌现的优秀青年诗人,却有着老成持重的诗风。他将古典的志怪意象融入缜密的现代辩证,并将之用诗史的方式,构建出这组具有实验性质的《海洲异闻录》。庞清明的写作,近乎纯诗,他很少以世俗或日常示人,往往用启示、独白、荣辱不惊的叙述,完成每一首诗。也有另一种可能,他借助诗歌的方式,成全着个人的道与法。邵纯生的组诗《戏剧效果》,布局缜密,层层推进,尔后在结尾时奔马收缰,耐人寻味。黑骏马这组《与父书》质朴、真诚,丝毫没有技巧的炫耀,处处流露着赤子的情义。故乡和亲人,在他笔下蜿蜒而来,泣诉成行。曹平安的古体,活泼、坦诚,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可谓风流自得。

海州,春秋为鲁之东境,后属楚。秦置朐县,属郯郡。汉属东海郡,亦分属琅琊。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

鲛商

南方的贵人喜好鲛绡,于是,

夜晚的海面会有笛声传来。水下的鲛人

独爱胭脂,于是,临港的小镇氤氲缭绕

有一位商人穿行于海陆两栖,独得

贵人与鲛人青睐。夜晚时,他孤身出海

天明后,他乘曦归来。人们悸心于

鲛人的迥异,却因对美的偏好而卸下

防备。交易得以延续,直至胭脂的香味

从海上传来。鲛绡可以着身,但胭脂

何以入海?疑问像迷雾般笼罩在

临港的小镇,以至于人们放下了

对异族的戒惧而纷纷入海。香气的弥散

仍在继续,但入海的人们却再也没有

回来。探寻,让谜底变得更为错综

贵人们不再以鲛绡为好,而海面

也不再有夜笛声传来。唯有商人,那个

夜行昼出的异客,日复一日,在海边

清洗着鲛珠

月之芽

东海之滨,有异人逐鹤。每逢月初十五

渔民们就会看到,新月出芽,满月生花

但疑惑的是,明月高悬的夜晚,却从未

看到群星相伴。有时,海雾从东方升起

月上之芽便会在西处垂下,明灭交替间

雾气消散殆尽。渔民们傍海而生,

故此月初和月中,成为他们出海的

最佳时机——潮平风正,浪消云散,

群鱼随船而来。有时,他们会把捕来的

渔获置于礁石或列于甲板,逐鹤人会在

渔民熟睡后悄然取走。这是一种默契,

对隐于暗处的恩德的美好善意。

本文刊登于《山西文学》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