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花木在天府
作者 汪磊
发表于 2025年2月

珙桐

绿色“大熊猫”“,飞”过冰河时期的“白鸽”

每当春天来临,白色的珙桐花朵随风舞动,仿佛成群的鸽子在树冠上窃窃私语,珙桐也因此得名“鸽子树”。早在200万年至300万年前,珙桐就已经在地球上安家,现在多生长在海拔1500~2200米的湿润地带。

每年的4~5月,是珙桐挂满“鸽子”的时节,颜色从初开的绿,慢慢变成凋落的白。但珙桐的花并不是我们所见到的白色的“鸽子”,而是中间紫色的“花心”。成熟的珙桐种子种皮厚且坚硬,且休眠期长。埋在土壤中的珙桐种子要2~3年才会发芽,可大部分的种子还没等到合适的发芽时间就已经腐烂掉了。即使部分种子在突破重重困难后生根发芽,但是由于刚萌发的种子不耐潮湿,过于潮湿的环境会加速新芽的腐烂,也会导致新芽死亡。珙桐啊,你要长大真是太难了!

栾树

会变色,还会“下雨”的树

这类能“下雨”的树叫栾树,属于无患子科栾属的落叶乔木。栾树开出的花朵为聚伞形圆锥花序,初开时为黄色,花瓣掉落后,花朵苞片膨大,会撑起一个个像小灯笼的果实“保护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苞片由粉红色慢慢变为淡粉色,最终变为褐色,这也是我们会看到栾树开花不止一色的原因。

一棵树,居然会“下雨”,这说起来估计没几个人会相信。但夏天经常把车停在栾树下的人,肯定深有体会,因为不多大一会儿,车玻璃上多半就会出现黏糊糊的东西;从树下路过,明明晴空万里,可就是感觉有水滴在身上。栾树为什么会“下雨”?这是因为它新长出来的叶片容易被蚜虫盯上,成为蚜虫家族的栖息和繁殖地。大量蚜虫在痛饮了栾树美味的树汁后,会排出大量黏稠液体。

银杏

守护成都千年,为何却成了濒危植物

银杏,作为成都的市树,早已融入了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随处可见。尽管银杏在成都如此常见,但野生银杏的数量却不容乐观,已被列为濒危植物。在许多野生银杏的周围,已经十余年不见天然更新的幼树。为什么野生银杏会陷入濒危的境地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基因多样性低,几乎所有现存银杏都来自同一母本,通过无性繁殖(如扦插)而来,它们的基因其实都是相同或相似的,对病虫害抵抗力很弱;二是由于与银杏共生的动物大都已经消失,其种子难以依靠这些动物传播;三是银杏种子的发芽需要光照,而母株繁茂的枝叶恰巧会遮挡阳光,会影响后代萌发。

本文刊登于《大自然探索》2024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