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地方理论工作务虚会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 肖建平
发表于 2025年3月

在1979年1月18日全国理论工作务虚会开幕式上,胡耀邦发出号召:“在我们这个会的同时,希望各省、市、自治区也都召开理论工作务虚会,以收到上下呼应的效果”。为进一步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精神并响应全国理论工作务虚会号召,全国多地召开了思想理论工作方面的务虚会。地方务虚会召开时间、参会群体、方式、议题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体现了事物的同质化与多样性,共同交织成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思想路线拨乱反正的广袤图景。以时间为序,江苏、湖南、山东、福建、上海、青海、云南、陕西、浙江、内蒙古、天津、河北、贵州、吉林等地先后召开理论工作务虚会,以强化纵向和横向之间的交流互动,推动变革和转型。

江苏省务虚会分三个阶段在南京召开。在传达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江苏省党员干部提出了与改革开放和工作重心转移相关的四个方面26个具体理论问题。为进一步厘清这些问题,提高认识,增进团结,1979年1月18日至2月12日,江苏与北京相呼应,同时召开理论工作务虚会。参会人员有省级机关和高校理论工作者共60多人。与会人员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尤其注重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准绳,反思1957年以来的历史,清理和克服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研究工作重心转移后理论宣传工作的任务。会议还提出要以实践标准来检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与会者普遍认为只有打破对领袖的神化才能真正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贯彻到底。第二阶段是3月1日—12日,主要围绕经济理论工作展开讨论。与会人员有省委意识形态负责干部以及南京地区部分高校、理论研究单位、经济主管部门代表共50多人。与会人员重点研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转变和农业工作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农业生产如何尊重生产关系,农副工如何结合,集市贸易、社队企业等计划外的生产如何发展,如何尽快提升生产效率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会上还提出“还富于农”的要求。第三阶段是4月14日—19日。经过对“左”右两种思潮的讨论认识到,邓小平强调的四项基本原则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是思想理论宣传战线长期的、根本的指导方针。与此同时,南京市委组织各级宣传部(科)长300多人学习中央和省级务虚会精神,召开理论宣传战线干部大会,开展党员骨干培训,较为广泛地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题教育。

湖南省理论工作务虚会分两个阶段在长沙召开。1979年1月中旬,湖南省委宣传部就召开务虚会向省委提交了请示报告。报告明确阐明了会议目的、要求、开法、时间安排、与会人员名单,提出:“拟分两段进行:第一阶段,召开小型座谈会,主要是敞开思想,提出问题;第二阶段,再适当扩大规模,召开中型理论务虚会,在第一阶段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有准备地开展讨论”。4月的第二阶段会议内容相对单一,主要是传达精神和学习文件。第一阶段会议于1月19日—24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委、地州市委宣传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新湘评论编辑部、省委党校、湖南师范学院、湘潭大学、矿冶学院、出版局、湖南日报社代表80多人。第一阶段会议主要研讨了六个方面41个问题,即关于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的7个问题,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4个问题,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11个问题,关于民主和法制的7个问题,关于经济理论的6个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界限的6个问题。讨论中对长期流行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三大革命一起抓”“党内走资派”“计划第一,价格第二”“一大二公”等提法进行了研究,对革命和生产的根本目的、社会主要矛盾、下一步怎样深入开展真理标准讨论问题讨论、划分阶级的标准和当前阶级斗争形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经济危机、平均主义和共同富裕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2月17日—27日,湖南省委党校响应号召,召开理论务虚会。参会的有学校领导、教学干部及处、室骨干教师70多人。会议先是学习省理论工作务虚会讨论情况汇报和系列文件,再以处、室为单位,结合教学实践,重点就真理标准讨论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民主和法制、领袖和群众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校领导王汉新、毛况生也就部分问题发表看法和意见,并“肯定了理论务虚会是发扬理论民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好形式”。3月5日—11日,长沙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意识形态战线各单位参加的理论务虚会。与会人员30多人。大家虚心探讨、热气腾腾,先有小组讨论,后有大会发言,重点探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该会议助力打破思想枷锁,改变思想僵化半僵化状态,活跃了理论工作,澄清了一些是非,化解了一些疙瘩。有些发言材料如《我们必须有正确的真理观—从普朗克的悲剧谈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等后来在省市报刊发表。

山东省理论工作务虚会于1979年1月22日至2月8日(春节休会6天)在济南召开。与会人员来自省直机关、济南军区和省军区、部分高校和企业、地方有关部门的理论宣传工作者90多人。省委常委王众音等鼓励与会者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要求打破框框,冲破禁区,坚持“三不主义”。与会人员先是学习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理论工作务虚会有关文件汇编,之后围绕理论工作如何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总题目,对实践标准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主要矛盾、发展动力,对“左”倾错误的演变及其危害等问题,联系实际,开展热烈讨论。会议开得生动活泼、干货满满。有的同志说:“过去是奉命而作,现在有感而发”。会上的一些发言内容,经修改补充后,在《大众日报》等报刊陆续发表,产生积极影响。2月12日—20日,山东省又召开了宣传工作会议,对理论宣传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更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部署。4月,省委又传达学习了邓小平在全国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和全国新闻工作座谈会精神。

福建省分三个阶段召开务虚会。1月的务虚会主要是讨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等政治理论问题,同时在报刊和广播电台上广泛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6月召开第二阶段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县委宣传部(科)长,省直属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各高校的负责人及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共200多人,规模相对较大。会议传达邓小平在全国理论工作务虚会第二阶段会议上的讲话,重点讨论解放思想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如何有机结合,以扫除四个现代化建设上的各种思想障碍。

本文刊登于《百年潮》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