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的3年,人们习惯了每到春节,比亚迪必有大动作。2023年“油电同价”,2024年“电比油低”,随着这些口号落地,比亚迪也坐上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把交椅”。
应该说,业内对比亚迪今年的春节“大招”已有心理准备,但比亚迪的行动仍超出了普遍的预期。
2月10日,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宣布,旗下所有车型将标配高阶智驾,推动“智驾平权”。据介绍,售价最低的智驾车型“海鸥自由版”仅需7.88万元。
7万元的“聪明车”是什么概念?比上一代“最低价格”保持者宝骏云海便宜3.1万元,小鹏汽车备受欢迎的高阶智驾车型也只“下探”到15万元级别。更不用说特斯拉,一套FSD智驾系统就卖6.4万元。
无怪乎网友戏称,7.88万元的海鸥,等于买智能驾驶送了一辆车。
与从前不同,前两年比亚迪祭出价格战大招时,友商纷纷跟进,但是今年的“普惠智驾”,闻声而动者却是大为减少。
车企们当然想跟上普惠智驾的风,但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多位智驾行业专家告诉笔者,要调整价格只是一句话的事,友商跟进很快,但是智驾开发、适配需要时间,现在各家车企一定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行动了。
汽车变革趋势“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已经成为共识。而今,上半场的王者继续领跑下半场,这对新能源汽车厂商们的震动可以想见。2025年也注定成为更卷的一年。
聪明车越来越多
比亚迪不是喊响“智驾平权”的第一人。
比亚迪发布会的前一天,2月9日,长安汽车宣布今年8月份将率先在10万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配置“DEEPAL AD Pro”高阶智驾系统。
两次发布会之后,“普惠智驾”成为热词,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称,“零跑因此受益”。据介绍,零跑将于3月10日预售B10车型,新车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售价在10万—15万元。
虽然“普惠智驾”的概念迅速普及,但不难看出,力度不如比亚迪。

比较起来,其它车企要么价格不够低,高阶智驾无法击穿10万的售价下限;要么是“期货”,普惠智驾仍是集中在下半年的中长期目标。
“(下半年推出高阶智驾)我认为就是车企们普遍原有的路线图。”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负责人郑利瑶告诉笔者,因此可以说,比亚迪一己之力把“战线”拉到了上半年。
郑利瑶表示,此前普遍认为的“全系智驾”,应该是同一款车型区分中高配和低配,低配版仍然维持原本低阶L2的智驾方案;另外,高阶配置售价也会高出1万左右。但事实是,“全系配置高阶智驾,10万元以上车型更是标配,而且几乎是平价的”,郑利瑶感叹道。
“迪王”出手,车企不得不跟进。
“预计2月底到3月初,会有更多车企跟进普惠智驾。我们知道的是,接下来3月份,吉利等车企都会去调整战略。”郑利瑶表示,因为不跟进,几乎就失去了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