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考140分以上,难吗?

我今年教高三,看到学生们每天都在辛苦地上课、刷题、考试,一种久违的情绪涌上心头。我理解我的学生,他们是中国绝大多数学生的缩影。
其实,纯论应试,本身并不难,如果你把它想象成为一场游戏,只要你掌握了游戏攻略,就一定能通关,比如数学。
学数学是不是要靠天赋?
我采访过很多毕业后考入清华北大的所谓天才儿童。一个现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就读的学生掏心掏肺地和我说,学数学和智商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然后,这个学生给我补充了一个大大的“但是”:天赋可能决定起点和速度,但成功往往取决于后天的努力。
确实,有一些研究表明,智商与数学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智商高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往往有更好的表现。但是,智商并不是数学学习唯一的决定因素。情感、动机、兴趣、学习习惯、教育环境等非智力因素也有重要影响。大多数人通过适当的方法和足够的努力,都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我们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拼天赋的地步。
就高中以内的初等数学而言,通过刻意练习,大多数同学都是可以练到高考140分以上水平的。就是说,如果没有“数学脑”也没关系,可能初学起来比较慢,可能公式、技巧掌握起来比较吃力,但是,只要有一定的方法和勤奋的练习,高考数学拿高分并非异想天开。
另外,我也想破除同学们的两个误区。
第一点,不要迷信数学竞赛。数学竞赛好,不代表数学学得好;数学学得好,不一定竞赛能考出成绩。大数学家丘成桐先生就不太认同数学竞赛的学习,因为它是在初等数学的范围内打转转,并没有利用更高阶的工具去解决问题,所以,如果你没学数学竞赛,别认为自己数学就学得不够好,因为两者用的“脑回路”不那么相同。
第二点,是想对女孩说的,别相信那些“女生学不好数学”的鬼话。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视野》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