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茨“回归”
作者 周睿睿
发表于 2025年3月
默茨。本文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月23日晚间,德国大选结果揭晓:联盟党候选人默茨以最高支持率胜选。本届大选投票率高达83%,是两德统一以来参与率最高的一次。民众的高参与度,也充分说明了大选的紧张性。

根据截至2月24日的统计结果,630个席位里,联盟党与社民党联手可得328个席位,已过议席半数。议会“防火墙”既能继续成立,又不至于重复“交通灯”三党组阁,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唯一的选项”。除了与社民党联合外,票数第一的联盟党加上任何一个其他建制派政党都不能达到多数。

尽管这似乎意味着彼此“非卿不可”,但对于即将开始的组阁谈判,联盟党和社民党双方都远远没有拿乔的空间。原因在于,建制派只是颤颤巍巍过关,这样的结果谈不上值得庆祝。

随着299个选区的票陆续开出,在两德统一30余年后,几乎可以根据开票结果所体现的政治意见用颜色画一幅完整清晰的东西德地图。统一以来投入几十亿的“团结税”换来的依然是泾渭分明的两德:除零星地区外,东德接近于全部变蓝且选择党在一些区域以接近50%的得票率大比分胜出,西德黑与红的比例则基本在七三开左右。

那么,即将进入组阁谈判甚至可能执政的两党呢?如果这次大选的结果还不能引发深思,未来会非常惨淡。领先的联盟党,得票率在28%到29%之间,在党史上为倒数第二。默茨的支持率甚至远不如2005年还没有上台时的默克尔。要知道,20年前的德国政坛还是男性的天下。而社民党获票在16%到17%之间,是历届最差。其中还少不了朔尔茨的选区波茨坦和他的政治老家、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的“倾力效忠”。

此外,选择党得票率排第二。绿党得票在11%到12%之间。自民党和新成立的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联盟都倒在得票率5%的议会门槛外。唯一真正可以庆祝的是左党,在选战最后一个星期势头迅猛,一举拿下接近9%的票数。

搅局者

回顾这次大选的全程,建制派长时间以来的毫无准备早已为惨胜的结果埋下伏笔。

距离德国大选还有一周的那个周末,全球媒体长篇累牍地报道了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讲话。在德国,同一个框架下热议的还有万斯对德国总理朔尔茨的邀请置之不理却专门会见选择党候选人魏德尔的傲慢,以及特朗普与普京的接触性谈判。不仅万斯的拒绝不符合礼仪,他随后会见魏德尔也被理解为是一种站台。欧洲以及乌克兰危机的话题,用这样一种非常痛苦的方式重新回到了选战中心。而另一个让德国政治和舆论界都感到痛苦的问题是:选举是否会被干涉?

此刻的民调结果,各党支持率和前两周甚至和一月初选战被宣布开始时相比几乎可以说纹丝未动。无论是新发生的由难民主导的恐怖袭击,还是一月末由《移民流入限制法》动议引发的大规模“防火墙”讨论,都没有如某些政治人物希望的那样在明面上对票数产生影响。无论是政治界还是民间,复杂的情绪和算计交织在一起,使它的影响要在更远的将来才能慢慢释放。

自从“防火墙”讨论以来,移民和难民问题被推到选战辩论的聚光灯下,几乎每一场电视辩论都从这两个话题开始。相较而言,几方在其他的议题上则都没有形成有力的交锋。无论明面票数如何,无论很有希望入主总理府的默茨如何声明“绝不与选择党合作”,多数讨论的议题方向,都被选择党牵着走了。

把视线再拉长一点点就会发现,就本次大选而言,各民调机构几乎可以省去在过去十二个月里每周对选民定期进行调查的麻烦。简单地复制粘贴2024年2月的表格,就差不多得到了2025年2月的数值。绝大多数变化,在统计里都可以被算在“误差”的范围内。

慕安会和特朗普政府所带来的一切,猝不及防地搅局了这次德国大选。这个本该早早就讨论的话题,在2月20日七个参选党派的电视辩论上,才在一开始被抛出。欧洲何去何从?如何在俄乌冲突里保证自身安全还发挥积极作用?七个党派的意见不仅相差甚远,而且站位完全无法以传统的左中右政治光谱来解释。相较之下,其他所有话题都基本是按照左中右顺位来的。

不仅在社民党,就连在联盟党的部分派别中,反对武器援助的呼声也不绝于耳。特别是在反对武器升级上,社民党是主流党派里的独一份,但也很长时间内迫于压力没敢主动挑明,只是写进了政党纲领。

本文刊登于《中国新闻周刊》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