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永远不会与美好决裂
作者 亚比煞
发表于 2025年3月

每年的母亲节,很多人例行在朋友圈刷起各种感谢妈妈的话。感谢妈妈为自己奉献,牺牲了她自己的青春什么的。这也许没错,可是或许母亲需要的不只是一句轻飘飘的感谢,她们更希望被理解。

我想起我的母亲。多年来我对她的感觉,从幼时的害怕,到青春期的怨怼,再到今天,我大概终于可以说,我抵达了对她的理解。不愿用“感恩”这个已经被用到泛滥的词来表达,我更想说:“妈,我能理解你了。”

我妈从小就是个骄纵任性的女孩子,一身典型的“公主病”。当然也是因为她有这样的资本。年轻时她长得漂亮,是个标准的“白富美”。我外公的父亲,也就是我太外公,不说家世显赫,起码也是家底殷实,在百年前就有一座家族世传的老字号银楼,他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学生之一。再后来,到了我外公这一代,他们甩掉资本家的帽子,成了无产阶级,而我外公仍然是一所拥有上万人的兵工厂的厂长。

我妈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出生了。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非常受宠,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她有穿不完的新衣服,会拉手风琴,甚至还拥有一台自己的照相机,到现在家里还保存着一大盒她年轻时到处游玩的黑白照片。

当年跟在我妈身后的追求者,几乎都是那个厂或者其他子弟厂的干部子弟。在那个年代,很多女孩子都会乖乖地听父母的话找对象,但我妈从小在物质上不缺乏,也没人管得住她。她压根儿不理会门当户对的老一套,她大概早就已经暗暗地下定决心,要找到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才肯嫁。

就在这个时候我爸出现了。我爸是个一穷二白的穷小子,但他非常聪明,上进心强,而且酷爱读书。他经历了困难时期,饿得皮包骨头似的,也没消磨他对读书的热爱。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兼任语文、数学两门课的课代表。

但是,他不得已早早地就停止念书,初二那年,这个十几岁的少年被扔到农村去种田。他在农村种了好几年地,白白荒废了最好的读书时光。几年之后的一个秋天,我外公的兵工厂派人到我爸所在的农村去招工。就这样,我爸成了兵工厂的一名普通工人。

那座兵工厂位于大别山的深处,在我上大学之前的那个暑假,我爸特地请了几天假,带我去他年轻时工作的地方。那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大片荒废的厂房深陷在翠绿的山谷中,四面的崇山峻岭让整座厂子与世隔绝。

从农村出来,又走进山沟,我爸大概已经恨透了这种与世隔绝的日子。他特别想去城市,可惜那个年代,他没有机会。此时,我妈注意到了他。我爸年轻时英俊、壮实、聪明。更重要的是,他有一种孤傲的气质,从不追求女孩,也不爱和女孩闲聊。到了周末,他喜欢背个小包,一个人跑到深山老林里,蹲在悬崖边上,抽烟、看书,一待就是一整天。他篮球打得超棒,每次打球的时候都能引来一群女工围观。

我爸还是厂里技术水平领先的工人,很多连工程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研究研究都能给出解决方案。因为在农村生活过,他还有很多特殊的技能。比如他会打猎枪,枪法非常准。在和我妈结婚之后,有一次他带着我小舅舅去山里打猎。一天不到的时间,他就拎回一整麻袋的山鸡野兔,左邻右舍分遍了都没有吃完。此外,他歌唱得好,很会吹口琴,还会写诗,甚至连打架都很厉害。

当然,这不是说我爸就优秀到无与伦比。一个上万人的厂子里,优秀的小伙子其实很多,但我爸大概是唯一一个从不搭理我妈的人。

本文刊登于《视野》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