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卷和33分
蔡朝阳,家住绍兴,人称“麻辣语文教师”,曾和朋友合著《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引发轰动。但当他的儿子菜虫面临小学择校时,他思虑再三,还是选择让儿子上公办小学。原因有三:首先,读公办小学是最经济划算的;其次,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在公办小学,菜虫可以遇到足够多的同龄人,满足他与同龄人交往的需求,发现与他相似或者截然不同的孩子;最后,他认为,小学里的课程、成绩之类不甚重要,重要的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每天阅读的习惯,每天有一段时间安静地待在书桌前专心做某事的习惯。
最核心的要素仍在于家长。开放的观念与温和坚定的信念,可以使家长更有力量。
蔡朝阳家的房子原本对应绍兴当地最好的小学,但他卖掉学区房,放弃让孩子读名校的机会,为孩子选择了并非名校的蕺山小学,理由是“环境好,作业少”。
蔡朝阳想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不急功近利的、有足够时间去虚度的童年。“上小学,学校不是决定性的,童年才是一个人至关重要的时期。”
自然,他不会给儿子额外布置课外作业,也不会给他报任何学科的辅导班。
不过,开学一个月后,蔡朝阳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老师的声音里透着担忧:“菜虫爸爸,今天考试,虫虫一道题也没做,把空白卷交了上来。”
挂了电话,蔡朝阳没有紧张,只是有些好奇。下午菜虫放学后,他问:“菜虫,你们今天考试了?”
“嗯。”
“那你考了几分啊?”
“我没有分数啊。”
“没有分数?”
“爸爸,什么叫考试啊?”
原来,菜虫不知道什么叫考试,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遇到这个叫作“考试”的怪物。考试的40分钟里,菜虫在玩切橡皮。这是开学的最初一个月里他和同桌最喜欢玩的游戏。
没过几天,菜虫回来跟他说:“爸爸,今天考数学了,我考了33分。”
这就是菜虫求学生涯的开端。后来他再没有交过白卷,但也谈不上逆袭。对于儿子的成绩,蔡朝阳和妻子的态度是,不做过多的评价。若分数高,就简单表扬一下;若分数低,则顾左右而言他。
人生很漫长,因而童年的准备阶段尤为重要,这个准备不是指分数名列前茅,也不是指品学兼优,而是在意志、品质之外,始终保有那种与生俱来的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
身为教师,多年来最令蔡朝阳感觉力不从心、无从帮起的,就是那些丧失求知欲的孩子。他说:“关于养孩子这件事,谁没有过满满的挫败感和无力感呢?”但他和妻子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焦虑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自己去承担,不要把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