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黄金水果——莓子
作者 程玉芬
发表于 2025年3月

山野里的“红宝石”

莓,多地方言更喜欢叫藨(读“pāo”,也叫“泡子”),多指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的果实。在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林里,人们总能见到各式各样的莓子。远远望去,绿叶下悬挂着一串串红色果实,正透出红宝石般的光芒。仔细看,这一颗颗果实都由很多小果组成,植物学上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聚合果”,指的就是悬钩子这一类的果实,它是由同一朵花内的许多个离生的雌蕊发育而成的。鲁迅先生对莓子有过生动的描述:“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第三代黄金水果”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可能都有过在山坡野地摘食莓子的经历。除了少数莓子不太挑剔生长环境外,绝大多数悬钩子属的植物都生长在山野,城里人很难见到。可别小看这些小果子,它们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誉为“第三代黄金水果”。

莓子大多生长在无污染的荒野,不仅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价值高。有研究表明:莓子中的维生素 C、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含量都显著优于常见的三大水果(苹果、梨、柑橘),而维生素E的含量更是已知栽培果树和野生果树中最高的。不仅如此,莓子中还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 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 ),而SOD制剂在临床上用于抗肿瘤、抗衰老、抵御免疫性疾病等的辅助治疗。

目前,人们对第三代黄金水果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或许会成为未来水果种植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果实颜色为什么有这些差异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其细胞内不同色素含量的差异,而背后的生态学意义往往与吸引种子传播者有关。植物进化出果实,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我们观察发现:鲜艳的红色莓子可以有效地吸引靠视觉觅食的动物,如一些林下活动的鸟类;而暗淡的紫黑色果实可能是一些啮齿类动物的最爱。

种类繁多 色彩斑斓

悬钩子属植物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已知的约有 700余种,我国有近200种。悬钩子属植物形态各异,它们或伏地而生,或攀缘而上,总能在不经意间勾住你的手,绊住你的腿,让你无法对它们视而不见。

莓子成熟时颜色非常丰富,除了常见的红色、橙色,还有黄色、紫红色和紫黑色,或者同一株上的果子,先后成熟,就可以看见果实从青色变成绿色,从绿色变成黄色,再由黄色慢慢变成红色、紫红色的过程。

本文刊登于《大自然探索》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