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青苔:不起眼的水中野菜
作者 赖月
发表于 2025年3月

在云南的热带雨林边缘,西双版纳的餐饮人正悄悄地将一种不寻常的美味推向全国,它既非名声在外的菌子火锅,亦非那令人闻之色变的昆虫盛宴,而是源自澜沧江的一抹翠绿——水青苔。

小摊上售卖的水青苔饼

大自然的馈赠

提到青苔,你的脑海里或许会浮现出潮湿墙角或台阶上的苔藓景象。但云南人吃的水青苔,并不是苔藓,而是藻类,包括水绵、刚毛藻等。它们生长在流速缓慢、光照充足的淡水水域。

水绵

水绵是水绵属藻类的统称,又名石衣、水衣、水苔,是一种普遍生活在淡水里的真核多细胞藻类。世界上有400余种水绵,它们在相对清洁的富营养化水体中非常普遍,繁盛时大片生于水底,或成大团块漂浮水面,摸起来手感黏滑。

刚毛藻是一种典型的底栖附着藻类。在刚毛藻的底部,一个个像小手一样的结构紧紧“抓住”水底的岩石,不让水流把它们带走。刚毛藻摸起来并不像水绵一样滑滑的,而是一种坚硬、粗糙的感觉。

刚毛藻集结生长时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墨绿色丝球。它们不仅是水中一些微小生物的食物来源,也为许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但如果它们繁殖得太快,大量刚毛藻会铺满水面,对水体的危害不亚于水葫芦。

刚毛藻

苔藓和藻类,区别在哪里?

藻类最早出现在海洋等水环境里,没有分化出根、茎、叶;一部分藻类演化出了苔藓植物,苔藓分化出了茎和叶,并具备能够固定自身的假根。

本文刊登于《大自然探索》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