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退出世卫只为“复仇”?特朗普想对公卫系统做什么?
作者 刘晓骞
发表于 2025年3月

特朗普“回锅”总统不到四天:退出世卫、冻结 NIH 运作、选择反疫苗人士任卫生部长……

美国公卫系统的科学家们正在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恐慌中。

继在1月20日上任当天,特朗普宣布退出世卫组织后,在就职的第二天,他又实施了一系列几乎令NIH 的科学家们窒息的限制措施:叫停包括科研资助评审在内的各种会议、学者外访讲学受限、招聘全部冻结,甚至信息传播也受到严格管控,NIH 的日常运作陷入混乱和不确定中。

据最新一期的《科学》(Science News)分析文章称:紧急停止运作的措施,对掌控 474 亿美元科研资金的生物医学核心研究机构 NIH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作为美国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资助方之一,NIH 掌控着美国生物医学研究的资金命脉,科研项目的评审会议暂停可能会导致外部高校学者无法获得研究经费拨款,这一系列“急刹车”被认为可能对美国的科研竞争力造成长期影响。

而即将于参议院通过特朗普提名的美国新任卫生部长、反疫苗人士肯尼迪,NIH 的新掌门,同样是反疫苗、反对强制在疫情中佩戴口罩规定的代表人物,斯坦福大学医学教授杰伊·巴塔查亚(Jay Bhat‐tacharya)博士等人即将上任,也让医疗系统的科学家们感到焦虑与不安。

特朗普上任不到四天,退出世卫、中止 NIH 运作、提名多名反疫苗人士担任卫生部、FDA、NIH 领导人,会给美国以及世界带来什么影响?他为何要退出世卫?对 NIH 实施“毁灭性”的会议、旅行、通讯和招聘冻结,会让美国的医疗科学研究受到何种打击?这一连串对医疗系统异乎寻常的举动背后,蕴藏着何种“阳谋”?

两次退出世卫,只是为了“复仇”?这对美国公共卫生意味着什么?

1月20日,特朗普回到白宫后的几小时,就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这一决定对美国乃至世界性的公共卫生具有深远影响。

这已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尝试退出WHO,早在第一个任期内,他就曾尝试过退出。

2020年5月29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断开与WHO的关系,并将资金转用于美国全球卫生优先事项。一个多月后,美国政府正式通知联合国秘书长,打算退出WHO会员资格。

由于退出过程需要一年时间,拜登在2021年1月上任时立即推翻了特朗普的这一决定。在拜登政府执政期间,美国仍然是世卫组织最大的资助者与参与者。

这使特朗普耿耿于怀。

在宣布当选后,特朗普的过渡团队就曾暗示,退出世卫组织将是他的首要任务之一。特朗普两次退出 WHO 的理由是:“对新冠疫情处理不当……未能采取迫切需要的改革,无法证明其独立于世卫组织成员国有不当的政治影响”以及美国向 WHO 支付了“不公且繁重的付款”。

除了上述明面上的理由,《卫报》的文章认为他退出世卫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世卫关于新冠疫情的处理使他不满。而他在疫情中的应对失措,也是他2020年败于拜登,未能延续第二任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染病应急专家、曾担任过世卫组织高级顾问的国际难民组织主席Jeremy Konyndyk 公开批评道:“我被这种愚蠢和小题大做的行为所震惊。

本文刊登于《人生与伴侣》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