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诚英为人熟知,多半因其与胡适有情人终不成眷属的恋情。胡适日记集中记载曹诚英是在1923年9月至12月间。胡适日记所记内容庞杂,读书会友与生活日常混在一起,他的日记不像顾颉刚把日记和读书笔记分开,有时读起来为其琐碎考证所累。但记曹诚英却是难得的清丽可读。就连胡适这一时期写的诗,诗味都厚多了,超出他寻常水准。
1923年9月11日:桂花开了,秋风吹来,到处都是香气。窗外栏杆下有一株小桂树,花开得很繁盛。昨天今天的早上,门外摆摊的老头子折了两大枝成球的桂花来,我们插在瓶中,芬香扑人。
1923年9月13日:今天晴了,天气非常之好。下午我同珮声出门看桂花,过翁家山,山中桂树盛开,香气迎人。我们过葛洪井,翻山下去,到龙井寺。我们在一个亭子上坐着喝茶,借了一副棋盘棋子,下了一局象棋,讲了一个莫泊桑的故事……
1923年9月14日:同珮声到山上陟屺亭内闲坐。(烟霞洞有三个亭,陟屺最高,吸江次之,最下为卧狮)我讲莫泊桑小说《遗产》给她听。上午下午都在此。
1923年下半年,胡适除了忙公事会客见朋友外就是在杭州西湖烟霞洞休养。烟霞洞按胡适的描述是在南高峰之下,与翁家山相近,可望见南高峰和钱塘江。烟霞洞本来是一个石洞,中有石刻佛像甚古,刻工不坏,有些还是佳作。简单来说,烟霞洞是一个清幽之地,适合约会。
曹诚英的生平经历经过多位研究者的考证已经颇为翔实。她1902年出生,1973年去世。据南京大学沈卫威教授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走访多位知情人获悉,曹诚英,字珮声,乳名丽娟,为绩溪县旺川村人。曹诚英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其父曹耆瑞在武汉经营笔墨、字画、茶叶等业务。曹耆瑞原配妻子生三女,二女名细娟(即曹珮声同父异母的二姐),嫁给胡适的同父异母的三哥(振之)为妻,胡、曹两家便结为亲戚。后来曹耆瑞又娶一四川女子为妻,育有一子,1902年又生女儿曹珮声。据学者沈寂的说法,曹诚英出生时其父曹耆瑞年已七十。
曹诚英聪慧,有文学长才。她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东南大学学农科,继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农科,1937年获得硕士学位,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她在复旦大学农学院、沈阳农学院执教,擅长领域为遗传育种方向。曹诚英为中国第一位农学女教授,的确也是一位奇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