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花鸟使的一天
作者 元微之
发表于 2025年3月

开元十一年(723)的春天,吕玄晤走在长安城宽阔的大道上,微风拂面,阳光透过行道树洒在他的脸上,给了他一种梦幻般的错觉。

最近几年的日子对他而言,的确带有一丝奇幻的色彩。

他本是瀛洲一个不入流的微末士族,在尚书省终日辛劳却毫无升迁的希望。本想再熬上几年资历,待到散阶再提上两级,好外放到地方州府谋个参军之职,也算对得起父祖的期待。

没承想,自己那国色天香的女儿被皇帝宠臣高力士看中,迎娶为妻。吕玄晤的身份一下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被士族暗地里耻笑,但他的官职却是实打实地火速晋升,很快又被提拔为京兆府的司录参军,正七品上的清要之官,可谓春风得意。

近日,皇帝车驾巡狩北都归来,高力士已经提前派人通知,让他今日到大明宫面圣。虽然不知道具体的任务,但想到向来稳健的女婿,吕玄晤还是按捺住心中的惶恐,抬脚步入右银台门。

面圣的过程非常顺利。虽然陛下的神色相当和蔼,旁边又有高力士的帮衬,但吕玄晤还是没敢多抬头,战战兢兢地走完了整个流程。好歹任务是清楚了——为皇帝采择天下姝好,以充内廷,他也因此得了个“花鸟使”的使职。皇上还特赐了绯衣、银鱼袋,另有墨敕十数封。

虽然名字悦耳,但花鸟使的任务可不简单。天下谁人不知皇帝曲艺双绝,为他遴选妃嫔,不仅要有倾城之貌,还要才艺无双,家世门第也不能落了下乘。

另外,后宫之中究竟有何变动?皇帝为何此时下诏?吕玄晤也是一头雾水。想要揣摩这位英武皇帝的想法,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唐如今四海晏然,名流士族、歌姬舞女会聚京师,这征选妃嫔宫女的任务就落到了京兆府的头上。本来轮不到吕玄晤负责,但高力士从中协调,也就顺水推舟地给了自己年轻的岳丈。

此事若能做成,又是大功一件,不仅能给皇帝留下印象,就连外放州郡刺史、上佐也是指日可待。考虑到吕玄晤对内廷之事了解不够,高力士还贴心地给他安排了个下属——黄幡绰。此人诙谐幽默,精于羯鼓,日常伴随皇帝左右,颇得宠幸,乃是不二的人选。

后宫之变

黄幡绰其貌不扬,但口齿伶俐,才思敏捷。交谈许久,吕玄晤才明白皇帝差遣“花鸟使”的原因。

当今皇后王氏,原来是皇帝为临淄王时迎娶的王妃,同州下珪人,出自高门太原王氏。皇后容貌平平,但胜在英武果决,当年以王妃身份积极参与唐隆之变,为临淄王率禁军袭杀韦后、安乐公主立下了汗马功劳,颇有当年长孙皇后的风采。先天政变时,皇后的哥哥王守一也积极参加,与高力士等人攻占北阙玄武门,枭首常元楷、李慈,有定策之功。可以说,皇后一家为皇帝荣登大宝做出了重大贡献。

可惜的是,不知是何原因,王氏从王妃到太子妃再到皇后,地位虽然不断上升,却始终没能给皇帝诞下一子,所以内心时常不安。最近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武氏颇得恩宠,皇帝对皇后的态度也愈发冷淡。

一次在麟德殿晚宴,皇后敬酒时悲不自胜,直接哭了出来,对皇帝说:“大家(宫中对皇帝的称呼)难道忘了当年生日时,阿忠(皇后之父王仁皎)以半臂紫锦换了一斗面,来为你作汤饼吗?”

皇帝想起往事,也悯然动容。

日益骄纵的宠妃武氏,与王皇后的矛盾日益尖锐,经常在皇帝面前诋毁她。没过多久,皇帝就动了废掉皇后的念头。但王皇后向来善待妃嫔和宫女,后宫里没人愿意说她的坏话,遑论揭发、出卖她。没有合适的借口,皇帝就找到心腹重臣太常卿姜皎,想要找个理由秘密废掉她。

本文刊登于《人生与伴侣》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