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新技,架起 “听声之桥”
作者 秦惊宇
发表于 2025年4月

专家简介

高 明 郑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郑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睡眠学会副主任委员等 。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手术,尤其擅长各种鼻病的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和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听,作为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在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听力损伤带来的影响非同小可,涵盖生活、职场、学习等多个方面,还会引发认知衰退和健康风险等隐性问题。幸运的是,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前沿技术为解决听力问题带来了新希望。

听不清带来多方困扰

听力是极为关键的感官功能,一旦听力受损,会给个体带来诸多困扰。

在社交场景中,听力受损者常因听不清他人话语,难以正常参与聊天,这不仅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还可能被误解为“冷漠”“不合群”等。在家庭中,听损者如果频繁要求重复对话,易引发家庭成员的烦躁情绪,有不少听力受损者表示曾与家人发生过类似争吵。同时,听力障碍还会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听不到汽车喇叭声、火灾警报声等危险信号,会增加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

在职场中也会出现尴尬场面。听觉障碍会削弱职场人在会议、电话沟通或团队协作中的信息接收能力,导致误解指令、遗漏关键细节;长期的沟通困难还会引发同事间的疏离感,影响职业晋升。许多高频沟通岗位对听力要求严格,听损者可能被迫转岗或降薪。

对学生而言,听力能力是获取知识、参与课堂互动和提升学习效率的关键。然而,听力损伤会使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清晰接收语言信息,降低知识吸收效率,阻碍语言能力发展,影响成绩。例如,英语听力考试中,听损学生的平均得分比正常学生要低许多;未经干预的听损学生,他们的学业延迟率可高达80%。同时,听力障碍还会让学生错过社交化学习场景中的关键信息,引发学习焦虑、自我效能感降低等心理问题,影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建构也易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

长期听力障碍还会导致社交孤立,容易产生孤独感,引发抑郁或焦虑情绪,增加听力损失人群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形成心理健康恶化与认知功能下降的恶性循环。

AI 助力诊断,让疾病无处遁形

1. 快速精准判断耳部疾病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诊断能够快速发现耳部细微病变,得益于它学习了海量的案例资料和医生经验。在耳部疾病诊断中,AI诊断模型运用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对大量耳部图像数据的学习,可像经验丰富的医生一样,快速识别耳部疾病。患者上传耳道照片或耳镜检查影像后,系统能自动分析耳膜颜色、结构变化、分泌物等特征,精准识别耳垢堵塞、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常见问题,还能发现早期微小病变。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