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
作者 白宇飞 冯珺
发表于 2025年4月

2025年2月,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成功举办,在激发和释放赛事消费市场潜力方面取得亮眼成绩。这是近年来我国赛事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除亚冬会外,近年来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赛事的成功举办,切实带动体育消费市场焕发生机。

自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来,10年间赛事经济蓬勃发展,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凸显城乡和区域发展韧性,不断催生各类新形态、新场景与新赛道。

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

得益于赛事经济的综合带动作用,近年来体育赛事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赛事流量正变为经济增量。

尤其是在“以赛兴村”方面,近年来,“村BA”“村超”等乡村体育赛事蓬勃开展,带动诸如贵州台江县、榕江县等地旅游收入显著增长。这是赛事品牌化发展深入挖掘乡村体育潜力的结果,这些乡村体育赛事实现了文体旅商融合互促,带动服务消费市场品质升级和营收增长。

在“以赛强域”方面,赛事经济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牵引作用。例如,赛事经济已成为后冬奥时代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促进京津冀优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京张两地发挥冬奥IP矩阵效应,依托场馆“遗产”打造优化冰雪旅游资源、提升消费吸引力的标志性阵地。北京和张家口后续也积极围绕冬奥遗产利用布局国际赛事合作,通过举办高规格体育赛事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