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上课”




毕业两年,李小五在工作之余还要去上满满当当的课;明明不考研,王平湖却不时点开考研英语网课……
工作之余,年轻人正以一种既传统又新颖的方式享受生活:上课。体验课、兴趣班、网课等,这些以往他们可能避之不及的学习场景,如今正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消费潮流。当“获取知识”不再是唯一目的时,年轻人开始主动自费参加各种兴趣班,乐此不疲。
“工作后上的课比大学时还多”
精力旺盛,是年轻人最显著的标签。
李小五今年26岁,硕士毕业两年,目前在北京西城一家公司上班。她告诉记者,早九晚六的工作和每天7小时的睡眠时间之外,其余时间她都在不停上课。
“不用加班的话,我是周一架子鼓、周二综合格斗(MMA)、周五花滑,周末还有需要团队配合的飞盘课。我把上课当作‘休息’。”李小五说。
在正式交出大笔学费前,李小五都会上体验课来评估授课效果。“上了体验课,才知道哪些课能上,哪些课想上。”李小五说。
作为朋友眼中的体验课“专家”,李小五还上过陶艺、苗刀、射箭、潜水、海钓等诸多体验课。但有的体验课学习难度太大、有的课时太长、有的需要在特定环境下学。综合考量后,李小五保持了现在一周4门课的强度。
“除了这些固定的兴趣班,我还会再上一些新体验课。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