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内卷”和“内卷式”竞争
作者 孙晓萌
发表于 2025年4月

“内卷式”竞争是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什么是“内卷”

“内卷”一词的学术起源,可追溯至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在1963年研究印尼爪哇岛农业经济时提出的Agricultural Involution,被翻译成“农业内卷化”。

此后,大家通常将“内卷”(Involution)与“进化”(Evolution)对比。前者强调向内收缩、重复消耗;后者向外扩展、突破创新,强调经济系统的动态性、多样性和创新驱动。

2020年前后,“内卷”在中国社交媒体爆发式传播,最初只是用于形容教育和职场里的非理性竞争。随后,“内卷”一词引发公众共鸣,推动词义泛化为“无效内耗”的代名词。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