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点latepost曾在报道中记录过这样一个细节:当一位投资人循着AI论文上的名字一个个去拜访时,发现他们此前都与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单独见过面,其中包括尚未毕业的博士生。
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互联网大厂正在使用它们的最大能量,挖掘AI领域的人才。
不只是顶尖精英,对于任何一个处于快速爆发期的行业来说,支撑业务落地的基础岗位员工也会成为争夺的焦点。2月中旬,阿里巴巴AI To C业务开启大规模招聘,开放岗位达到数百个;几乎在同一时间,腾讯旗下AI助手腾讯元宝开启“热招”。
市场对AI人才的渴望,到了按图索骥的程度。
放眼整个AI行业,高薪仍是普遍现象。根据猎聘大数据,近一年AI技术热招TOP5岗位中,有近三分之一(30.97%)的岗位年薪在50万以上。
过去,传统互联网行业的繁荣,诞生了一批以程序员为代表的城市中产,当下,AI也在催生这样的盛况。
涨薪30%不成问题
在某互联网大厂当程序员的庄成,最近正在考虑跳槽,他在寻觅与AI有关的机会。
原因是多重的。
一方面,传统程序员的前景令他感到担忧。“AI发展快得让我头晕目眩,害怕被AI取代。”庄成对笔者说。年前,部门领导找他谈话,表示未来引进AI技术后可能会裁员,首先将留用更擅长使用AI的程序员。
庄成在研究生阶段学的就是人工智能,只是四五年前刚毕业的时候,人工智能还算不上一条宽广的道路,对口的工作并不好找。他记得实验室里曾有位博士生毕业后去了华为,拿到百万年薪,但那是少数顶尖的AI专业人才,他和很多人一样,进了互联网公司成为了一名程序员。
短短几年时间,形势发生扭转。初级程序员开始感受到来自AI的威胁,极力想要往AI的池子里游去。
相比于其他人,IT从业者对AI兴起的感受更加直观、复杂,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全面拥抱AI。庄成调侃,“熟练使用各种AI软件”会成为以后人们简历上最常出现的一句话。
庄成想要跳槽的另一个原因是薪资。
尽管受到工作年限、面试表现等因素影响,但如果能顺利转向AI相关的岗位,涨薪30%不成问题,而这是如今普通大厂程序员跳槽后薪资涨幅的上限。
“这几年AI岗位薪资的涨幅,显著高于其他计算机相关的行业。”深圳AI公司超参数科技CTO张正生如此告诉笔者。
AI人才薪资水涨船高,部分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
在大众尚未察觉潮水变化的2012年,顶级AI人才的争夺战已经打响。
当年,AI之父、202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夫·辛顿,以及他的两名学生,发表了一篇突破性的论文。大公司们迅速意识到其中的价值,纷纷想要成为辛顿团队的雇主。谷歌、百度、微软,还有DeepMind,参与了一场对于辛顿团队的秘密竞拍。尽管百度最终竞拍失败,但那是中国公司第一次感受到,国际巨头在AI投资上的不遗余力。
在ChatGPT震惊世人后不到一年时间内,OpenAI就喊出1000万美元的“天价年薪”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