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乐呵呵地整薯条
作者 马晓惠
发表于 2025年4月

海鸥:空中“强盗”

海鸥是标准的杂食动物,但凡弄到手的食物几乎都吃。它们之中的某些个体,还有“打劫”其他鸟类的恶习。近年来,海鸥受害者的队伍已扩大到人类。

海鸥之所以“打劫”人类,只因为垂涎人类的一种常见美食——薯条。当人类一边走路一边吃薯条的时候,海鸥会突然飞过来,从薯条袋或人类手中叼走薯条。海滩和码头是海鸥惯常“作案”的场所,但随着一部分海鸥迁移到城镇中居住,如今街道也成为它们新的“作案”场所。

一项有趣的实验表明,如果把袋装薯条直接放地上,只能吸引大约19%的海鸥靠近;如果在放置薯条的同时,再在一旁安排吃薯条的人类,就能吸引大约48%的海鸥靠近。而在两种薯条中,大约95%的海鸥会选择人类正在吃的那种。

虽然海鸥非常喜欢吃薯条,但实际上只有约25%的海鸥能整到薯条。

可以说,能整到薯条的都是海鸥界的精英,是智勇双全的象征!

海鸥:正成为城市新移民

海鸥,顾名思义就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鸥类。人类嘴里的“海鸥”既可能是普通海鸥,也可能是银鸥、小黑背鸥、红嘴鸥、三趾鸥……它们并非单一物种。而经常在新闻中以“整点儿薯条”“整点儿冰激凌”等原因出镜的,大多是银鸥和小黑背鸥。

虽然海鸥以海为名,但只有三趾鸥等极少数冒险者才会选择在大洋上生活,大多数海鸥都生活在沿海或内地。随着自然栖息地和食物的减少,越来越多的海鸥飞入城市,成为城市的新移民。

海鸥之所以能适应城市生活,主要是因为它们不挑嘴,逮到什么吃什么,甚至还能以人类的厨余垃圾为食。它们很聪明,不仅擅长观察,还擅长记食物出现的时间规律,然后总能踩着时间点去吃被人类扔掉的食物。因此,它们才能在城市中生存,成为城市新移民。

海鸥让人类远离水污染

众所周知,海水因盐度高、矿物质含量高以及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等而无法被人类直接饮用,但海鸥却能直接饮用海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通过研究实验才解开这一谜题。

原来海鸥的嗉囊中有一层特殊的黏膜组织,它能起到过滤海水中盐分的作用。当海鸥饮入海水后,水分子会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这层黏膜组织进入体内,而海水中的盐分则被拦下被海鸥吐掉。这层特殊的黏膜组织就是反渗透膜的原型。

通过对这层黏膜组织的研究,科学家发明了反渗透膜。这种反渗透膜的孔径是头发丝的百万分之五,也就是0.0001微米。由于细菌、病毒的体量是这种空隙的5000倍,因而都能被过滤出来。至于像无机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比病毒大的杂质,更能通过这项新技术有效去除。

20世纪80年代,反渗透技术走出实验室。它首先被应用于水污染治理中,并取得卓著成效。之后,这项技术又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工业纯水及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等各行各业。如今它又化身为家庭净水机,成为人类品质生活的一大助力。

明星小档案

海鸥

中文学名:普通海鸥

别名:海鸥

所属科属:鸥科/鸥属

分布:迁徙及越冬时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夏季在中国以北及欧洲繁殖

外貌:成鸟身体上半部为灰色,下半部为白色,翅膀上半部与背同色,头部有灰色条纹,喙、脚、趾为浅绿黄色,喙尖有时会有黑色

体形:雄性体长为48~51厘米,体重394~586克;雌性体长为36~37厘米,体重290~480克

寿命:大约20年

性情:勇敢、聪明

特殊技能:迁徙

食物:水生生物、昆虫等

天敌:海雕、隼

食量:一般

生活方式:大多有冬季迁徙到偏南方地区的习惯

本文刊登于《百科探秘·海底世界》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