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认识类风湿关节炎
作者 盖楠楠
发表于 2025年4月

提起类风湿关节炎,大家肯定都听说过,周围不少人都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对此并不陌生。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全身性慢性自身免疫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并不低,且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1%的人口受到类风湿关节炎的困扰:我国患者数量也相当可观,尤其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但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态势,应当引起年轻女性的警惕。患者常会出现关节滑膜炎症状,临床特征主要为周围性、对称性、多关节、慢性的炎症病变,关节会发生疼痛、功能异常和肿胀等情况。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主要与激素、遗传和感染等因素有关,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下面我们来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知识及防治措施。

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和表现

关节表现大部分患者出现呈对称性的多关节炎。身体各处小关节极易受到侵犯,最常见的是腕关节、掌指关节以及近端指间的关节部位。①晨僵:早晨起床后患者的关节会产生僵硬、不适、发紧和胶着等情况;超过95%的患者会有晨僵症状,持续时间大约为1小时,适当活动后症状能得到缓解;患者的关节滑膜炎越严重,晨僵持续时间越长。②关节疼痛: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即为关节疼痛,具有对称性分布、时轻时重和持续性疼痛的特点,按压后疼痛程度会加重。③肿胀:主要是由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或者关节腔内的积液所致。④畸形:晚期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容易发生关节畸形。⑤功能障碍:类风湿关节炎进展至晚期时,患者容易发生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外表现当患者的关节症状比较突出或病情比较严重时,容易引起关节外表现。常见的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类风湿血管炎:在指端坏死、甲床梗死、末端知觉神经病变以及小腿溃疡患者中比较常见。②类风湿结节:患者关节经常受到压迫的部位和隆突的部位容易发生类风湿结节。③其他:大约有3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发生干燥综合征。

如何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①每天晨僵的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而且病程超过6周。②机体上至少3个关节发生肿胀,且病程超过6周。③患者腕关节、近端指关节以及掌指关节发生肿胀,而且持续超过6周。④关节肿胀表现出对称性特点,而且持续超过6周。⑤出现皮下结节。⑥患者的手影像学检查发生异常。⑦类风湿因子的检查结果为阳性。

哪些因素会诱发类风湿关节炎

①受到风寒的刺激:如果类风湿关节炎高风险人群平时没有注意对自身的关节部位进行保暖,机体长时间受到风寒湿邪的入侵和影响,极易诱发类风湿关节炎。②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人患类风湿关节炎,其成员发病的可能性会更高,这是由于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因此,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病史的人群平时必须注意预防,尽量避免导致类风湿关节炎发生的高危因素。③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异常:机体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也会使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当女性机体内雌激素含量发生剧烈波动时,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④感染因素:如果机体受到感染,会使类风湿关节炎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平时必须积极预防感染,一旦发生感染需要及时治疗,以去除诱因。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不少患者都存在这样的疑问,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彻底根治吗?遗憾的是,目前的医疗技术还不能彻底治愈类风湿关节炎。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总体目标是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尽量减轻患者的关节肿痛程度以及降低致残率,从而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般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的关节制动、卧床休息,恢复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物。塞来昔布、艾瑞昔布和依托考昔等药物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环氧化酶的活性,明显降低前列腺素的合成量,从而发挥抗炎、退热和止痛等效果。此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肝肾功能受损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使用期间应关注患者身体的各种变化,若出现不适应及时采取针对措施。(2)糖皮质激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减轻患者的全身症状及关节肿痛程度;伴有心脏、神经系统和肺损伤的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病情越严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就越高。糖皮质激素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出现关节外表现的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②无法耐受非甾体抗炎药物的患者,可以视作“桥梁”治疗;③采取其他药物仍然无法获得显著治疗效果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④符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指征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虽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炎症状,但是过度的关节穿刺容易增加感染风险,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原则如下:短疗程以及小剂量。在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需要服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同时需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及钙剂,避免发生骨质疏松症。(3)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在确诊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后,需尽早采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治疗。此类药物虽然不会产生比较显著的消炎及止痛效果,但能有效控制和延缓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慢作用抗风湿药物起效速度比较慢,主要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活动性以及进展风险来决定使用哪一种药物。氨甲蝶呤属于首选药物,且可以将氨甲蝶呤作为联合用药方案中的基本药物。如果患者无法耐受氨甲蝶呤,则可以使用其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主要包括羟氯喹、柳氮磺吡啶以及来氟米特等。(4)生物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此类药物可以有效减少骨破坏,明显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目前临床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拮抗剂、肿瘤坏死因子-a拮抗剂、抗CD20单抗及白细胞介素-6拮抗剂。(5)植物药制剂。主要包括雷公藤、白芍总苷和青风藤等药物.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关节肿痛,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6)如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遵医嘱采取内科药物治疗后,病情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以根据情况采取手术治疗,以纠正关节畸形,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滑膜炎切除术、针刀镜微创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软组织修复术和关节融合术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平时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可选择容易消化、清淡,富含维生素、钙离子、钾离子和蛋白质的食物。②患者平时要尽可能避免过度劳累、寒冷、感染和潮湿等多种类风湿关节炎的诱发因素,保持平稳心态,情绪积极乐观,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③每天进行适量运动,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并长期坚持,可以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炎症状。散步、游泳和骑车等运动可以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肺功能,适量的负重运动能增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肌肉力量。一般情况下,不建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跑步、跳绳、爬山等容易对关节造成较高冲击性的运动。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不要随意增减药量,以确保治疗效果。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医师和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开展适合的功能锻炼。⑥营养均衡,不吃辛辣刺激和肥腻的食物,戒烟戒酒,注意荤素搭配,不要挑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人。⑦选用低脂和低油的食物,禁止吃油炸类食物,平时可以喝脱脂及低脂高钙牛奶;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适当增加饮水量。⑧控制食盐的摄人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引起水钠潴留,需要注意控制每天的食盐摄入量。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平时宜穿柔软、宽松和棉质内衣,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翻身。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卧床休息时要适当抬高双下肢,移动身体时宜高抬轻放,避免拖拉肢体。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