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如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作者 许春国
发表于 2025年4月

中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由于机体气、血、阴、阳不足,受到寒邪、风邪、热邪和湿邪的入侵而导致的一种“痹症”。随着患者患病时间的延长,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内生的痰浊和淤血阻于经络,痰浊与瘀血相互搏结,且与外邪相合,经络不通,深入骨骱。

类风湿关节炎的证候诊断

风湿痹阻证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肿胀或者疼痛,疼痛呈游走性,四肢关节伸展功能异常,不能完全完成舒展动作,苔白腻,舌质淡红,脉滑或濡。

寒湿痹阻证主要表现为肢体局部肿胀,关节冷痛,四肢关节伸展功能异常,局部怕冷;受寒后疼痛程度加重,得热后则可以减轻疼痛程度,苔白腻,舌质淡暗,脉沉紧或弦缓。

湿热痹阻证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手摸可以感受到灼热,虽然口渴但却不想喝水,自觉心烦,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或濡。

痰瘀痹阻证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晨起后关节僵硬、不适、发紧和胶着,四肢无法正常屈伸,苔白厚,舌暗紫,脉沉滑。

气血两虚证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疼痛无力,活动后会明显加重疼痛程度,或肢体麻木,关节变形,肌肉萎缩;头晕目眩,机体乏力,心悸,舌淡,脉细弱,苔薄白。

肝肾不足证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疼痛,四肢关节伸展功能异常,怕冷喜热,腰膝酸软无力,舌红,脉沉弱,苔薄白。

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治疗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原则主要为祛邪通络,按照邪气的偏盛和患者体质,采取清热、祛风、化痰、散寒、行瘀和除湿等治疗。

风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治以通络止痛、祛风除湿为主。推荐中药方剂:羌活胜湿汤加减治疗,主要中药包括川芎、羌活、秦艽、独活、桂枝、防风、青风藤和蔓荆子等。中成药: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疏风活络片、复方夏天无片、木瓜丸、骨龙胶囊、祛风止痛片等药物。

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治以祛湿通络、温经散寒为主。推荐中药方剂:乌头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主要中药包括白术、制川乌、当归、桂枝、生薏米、赤芍、羌活、生黄芪、生甘草和防己等。中成药: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风湿骨痛丸、寒湿痹颗粒、复方雪莲胶囊、通痹片和独一味胶囊等药物。

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治以活血通络、清热除湿为主。推荐中药方剂:宣痹汤合三妙散加减治疗,主要中药包括苍术、生薏米、黄檗、防己、金银花、滑石粉、连翘、羌活、青风藤和赤芍等。中成药: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湿热痹颗粒、四妙丸、湿热痹片、当归拈痛丸、湿热痹胶囊、新癀片和稀桐胶囊等药物。

痰瘀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治以化瘀通络、活血行瘀为主。推荐中药方剂:小活络丹加减治疗,主要中药包括白芥子、炙乳香、当归、炙没药、赤芍、地龙、川芎和制南星等。中成药: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祖师麻片、盘龙七片、小活络丹和大活络丹等药物。

气血两虚证类风湿关节炎治以活络祛邪、益气养血为主。推荐中药方剂:八珍汤合蠲痹汤加减治疗,主要中药包括茯苓、当归、炙甘草、川芎、羌活、白芍、独活、熟地黄、桂枝、生黄芪、秦艽、白术、桑枝、海风藤、乳香和木香等。中成药: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痹祺胶囊等药物。

肝肾不足证类风湿关节炎以蠲痹通络、补益肝肾为主。推荐中药方剂: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主要中药包括川芎、独活、白芍、桑寄生、生地黄、炒杜仲、当归、怀牛膝、熟地黄、细辛、补骨脂、茯苓、乌梢蛇、鸡血藤、蜈蚣、生甘草和地龙等。中成药: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尪痹颗粒、独活寄生合剂、尪痹片、益肾蠲痹丸和尪痹胶囊等药物。

辨病位用药环杓关节受累,患者吞咽活动时出现咽喉部疼痛感及阻挡感,可用芍药30克,甘草12克以缓急止痛;颞颌关节受累,张口咀嚼活动受限者,可用白芷15克,细辛6克,川芎12克以开骨窍,止疼痛;四肢小关节疼痛、肿胀、灼热者,可用土贝母15克,猫眼草15克,漏芦1 5克,蜂房12克,细辛6克,威灵仙15克以解毒散结、消肿止痛;胸锁关节疼痛,呼吸、转侧或做扩胸运动时加重者,可用香附15克,玄胡15克以行气活血、开郁止痛;脊背疼痛,晨起或活动后加重者,可用狗脊30克以走脊背、祛风湿、壮筋骨;腰部疼痛、僵硬,弯腰活动受限者,可用土鳖虫12克,续断15克以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类风湿关节炎的针灸疗法

根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辨证选取环跳穴、肩髑穴、阳陵泉穴、肩髎穴、昆仑穴、曲池穴、太溪穴、尺泽穴、解溪穴、手三里穴、合谷穴以及外关穴等多个穴位;或者按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肿胀部位,采用循经取穴或者局部取穴的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外治方法

①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在4毫升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中加入10毫升生理盐水,放置在电极棉片上给予定向给药,每天治疗1次。②局部注射或穴位注射治疗:在2毫升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中加入2毫升生理盐水,采用局部注射或穴位注射治疗给药的方法,每天治疗1次。③中药熏洗:选择忍冬藤、红花、鸡血藤和白芷作为基础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辨证加药,药物水煎取1000毫升,温度控制在37℃~43℃,熏洗30分钟,每天治疗1次。④贴敷疗法:选择白芥子、当归、鸡血藤、桂枝、甘草和细辛等中药,将其研成细末,用适量甘油调为糊状,贴敷在患者的特定穴位或者局部关节上,每天治疗1次。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食疗方法

风湿痹阻证患者针对此证型的常见食疗方主要有葱豉汤和薏仁粥等。可以多吃具有通络止痛以及祛风除湿效果的食物,主要包括薏苡仁、鳝鱼、樱桃和木瓜等。

寒湿痹阻证患者针对此证型的常见食疗方主要有黄酒烧牛肉以及红枣山药粥等。可以多吃具有祛湿通络以及温经散寒效果的食物,主要包括枣、牛肉、红小豆、红糖和山药等。

湿热痹阻证患者针对此证型的常见食疗方主要有冬瓜薏仁汤和丝瓜绿豆汤等。可以多吃有清热祛湿效果的食物,主要包括苦瓜、薏苡仁、冬瓜、红豆、丝瓜、黄瓜、绿豆和绿豆芽等。

痰瘀痹阻证患者针对此证型的常见食疗方主要有山芋薏仁粥以及薏苡仁桃仁汤等。可以适当吃具有活血化瘀效果的食物,主要包括山楂、薏苡仁、桃仁、绿豆和陈皮等。

气血两虚症患者针对此证型的常见食疗方主要有乌鸡汤和大枣山药粥等。可以多吃具有补益气血效果的食物,主要包括鸡肉、大枣、牛肉、薏苡仁、阿胶、赤小豆、乌骨鸡、山药、龙眼肉和黑芝麻等。

肝肾不足症患者针对此证型的常见食疗方主要有枸杞鸭汤以及山药芝麻糊等。可以多吃具有补益肝肾效果的食物,主要包括鸭肉、甲鱼、鹅肉、山药、枸杞子、黑豆和芝麻等。

类风湿关节炎的预防和调理

平时预防由于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是因为受到风邪、湿邪和寒邪的损伤,使得气血无法顺利运行,造成湿、痰、瘀痹阻于机体的关节部位。因此,平时注意气温的变化,注意关节保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关节部位受寒。避免寒冷、潮湿、感染、过劳等诱发因素。

精神调理①养成规律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早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使机体获得充足的休养时间。②避免精神受到刺激,保持平和、积极和愉快的心情;机体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的状态下,会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多种血管收缩物质的释放量明显增加,不断加重病情,尤其是伴有雷诺氏现象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饮食宜忌饮食治疗仅能作为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症状的一种辅助疗法,通过合理调整饮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症状再发。①合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钾、钙的食物为宜,忌辛辣刺激性食物。②营养均衡,不嗜肥腻、辛辣、烟酒,荤素搭配,营养平衡,无须刻意避免吃某种食物。③选择低油、低脂食物,避免油炸食物,可食用低脂和脱脂高钙牛奶,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④不吃过咸的食物,同服激素会导致水钠潴留。⑤遵医嘱坚持正确服药。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