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儿童性早熟
作者 冯梦君
发表于 2025年4月

环境、营养、遗传等多因素交互作用下,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儿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性早熟易致第二性征过早展露、骨骼成熟增速,从而影响身心健康。本文从简吃、精玩、舒住、好动四个方面为广大家长朋友们提供日常预防指南。

儿童性早熟是儿科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攀升。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表《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将中枢性性早熟诊断年龄修订为女童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性早熟易致骨骼成熟增速,从而影响终身高;部分儿童滋生焦虑、恐慌的情绪,亦会增加超重、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疾病风险。故在生活中如何早期预防儿童性早熟,是家长朋友们关心的主要问题。

简吃儿童饮食一定要尽量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糖分、高热量饮食。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快餐、奶油、黄油、膨化食品、罐头食品等;高糖分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甜点、蛋糕、冰激凌、含糖饮料等;高热量食物如番茄酱、水果干、蔬菜干、榴莲、比萨、汉堡等,这些饮食都容易导致超重、肥胖的发生;而肥胖与儿童性早熟密切相关。在日常饮食中以应季蔬菜瓜果为主,尽量避免过季蔬果,不合季节的蔬果更容易有农药残留,而农药残留可以诱发性早熟;平时可以用盐水清洗法、淘米水浸泡清洗法、清水小苏打面粉去除法等清洗蔬果,尽可能减少农药残留。另外,进食滋补品如燕窝、阿胶等,也是诱发性早熟的因素之一,而日常补充维生素D则有助于降低患病率。

精玩生活中如果接触大量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如邻苯二甲酸盐、双酚A,可破坏儿童正常的发育进程。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