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了解小针刀疗法
作者 刘宇翔
发表于 2025年4月

小针刀疗法最早出现于1976年,是朱汉章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摸索,将针灸和手术刀融合为一体的医疗器械,命名为针刀。他应用此种方法在治疗一些疑难疾病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极大地增加了他的信心;将此种方法运用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上,同样取得了较好疗效。1978年这一全新疗法被江苏省卫生厅列入了重点科研课题,1980年江苏省卫生厅组织多家医院对小针刀疗法进行了严格的临床实证检验,1984年通过了专家鉴定,标志着“针刀疗法”正式诞生。2003年经国家鉴定为“针刀医学”。

什么是小针刀

小针刀是以针的理念刺人人体,在人体内又能发挥刀的治疗作用的医疗器械,称为针刀。针刀是针灸针和手术刀的融合,其形状与针灸针类似而略粗,直径、长短有多种规格,前端针尖部位为一与针体垂直的刀刃,扁葫芦型的针柄与前端的刀刃在同一平面内。既可以通过针刺手法起到针灸作用,又能在体内起到切割、剥离等手术刀作用;能像针灸针一样刺入人体,又能在软组织内部切割、剥离,产生的损伤很小,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新技术。

小针刀疗法的适应证有哪些

针刀疗法局限于疼痛、有确切疼痛点、疼痛区域的软组织损伤,或局部卡压导致相应区域麻木,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主要有以下方面:①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同性酸胀疼痛,如广泛性腰骶筋膜炎、跖肌腱筋膜炎(跟痛症)、肩周炎等;②部分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疾病等;③肌腱、韧带卡压性、积累性损伤,如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桡骨远端狭窄性腱鞘炎(抱娃娃手)、网球肘、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等;④某些脊柱区带相关性内脏疾病,如无明显病因的心动过速、高血压、胃炎、部分月经不调等;⑤部分关节骨折后畸形愈合后遗症、疤痕挛缩后遗症,如掌骨骨折后拇指不能屈伸、肩关节骨折愈合后关节活动受限等;⑥各类型皮下囊肿,如腱鞘囊肿、腕背囊肿等。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