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点传染病之一。在肺结核的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规范服药是导致抗结核治疗失败、复发、病情加重和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治疗质量息息相关,要想根治肺结核,不但需要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和制定合理化疗方案,更需要患者保持较高的服药依从性。
什么是服药依从性
服药依从性是指肺结核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整个过程遵从医嘱和治疗的程度。肺结核治疗效果与患者服药依从性密切相关,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可以维持满意的血药浓度,降低耐药风险,提高治疗成功率。
服药依从性差有什么危害
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抗结核治疗最忌讳的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患者不坚持规律治疗,经常漏服药物、间断服药或擅自停药,很容易产生以下严重后果。①治疗难度增加。如果不规则服药,疾病治疗不彻底,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反复繁殖,形成慢性排菌,导致初治病例治疗失败率大大升高,病情加重,治疗难度增加。②传染期延长。不规则服药使患者治疗周期延长,患者排菌期延长,意味着传染期加长,造成结核分枝杆菌传播,传染更多的健康人,社会危害性增高。③容易产生耐药性。不规律服药容易产生耐药突变,一旦演变成耐药肺结核,治疗会变得更加困难,治疗期延长3~4倍,严重者可导致治疗无效死亡。④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一方面疾病传播家人的机会增多,使家人心理负担加重;另一方面直接和间接增加了医疗费用,经济负担过大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服药依从性差有什么行为表现
随意调节用药剂量和用药次数有的患者认为用药量越大,见效就越快,因此随意增加用药剂量或用药次数。虽然药物的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但是如果超过安全剂量的范围,轻则产生不良反应,重则会造成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不按规定的用药间隔时间给药除了用药剂量外,给药间隔时间也必须恰当,才能维持适宜水平的血药浓度,保持疗效。比如口服药每隔24小时服药1次,因为忘记服药,间隔时间过长或在第二天短间隔内服药2次,或将2次用量合并为1次服用,致使血药浓度波动很大,过高时超过安全范围,引起中毒;过低时达不到杀菌作用,容易产生耐药性,感染不能及时得到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