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时政短视频的创新表达与提升策略
作者 周瑶
发表于 2025年4月

摘要:短视频作为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兴传播形式,以其独特的内容特点和创新的表达方式,在时政新闻传播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注重内容的权威性、时效性和亲和性,时政短视频能够将党和国家的声音准确、及时、亲切地传递给广大受众,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在表达方式上,通过小视角洞见大时代、注重网感表达和情理交融叙事以及创新互动形式,时政短视频能够更加贴近受众并增强其参与感和认同感。为了推动时政短视频更好地发展,主流媒体需创新体制机制组建精干的团队,善用前沿技术打造爆款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多元渠道提升传播效能。

关键词:时政新闻 短视频 主流媒体 舆论引导

时政新闻作为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工作部署、重要会议及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形式,是受众了解政治经济动态、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需要用好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这一形式创新时政新闻的表达方式和传播策略,持续做好做强正面宣传,让权威声音更加可敬可亲,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近年来,主流媒体注重时政新闻内容的短视频化呈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式、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从近年来影响较大的时政短视频在选题立意和表达叙事等方面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入手,探讨其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时政短视频的发展策略提出若干建议。

一、内容特点:注重权威性时效性,以亲和力引导舆论

时政短视频作为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是运用简短轻快的视频形态将那些重要且严肃的时政内容有效传递给广大受众。在内容选题方面,它需要兼顾新闻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同时又需要确保这类内容与广大受众之间的贴近性和亲和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时政新闻更加广泛的传播,从而真正将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递给各行各业的受众。

1.权威性:信息可靠,强化媒体公信力。广大受众在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下,往往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权威信息,时政短视频恰恰以其轻量化、可读性等特点满足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内容需求,因而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青睐。权威性意味着新闻信息是经过权威媒体的严格审核之后发布的准确无误的事实,受众根据所发布媒体的公信力选择、阅读、分享这些新闻信息,主流媒体则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引导。例如,2025年1月5日,新华社在抖音发布的短视频《最新司法规定来了》援引了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中的内容,明确回应了父母为子女婚后购房出资、夫妻间给予房产等热点问题;1月17日发布的关于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的短视频则援引了国家统计局当日发布的权威数据。再如,近年来,人民日报社在报道全国两会时推出的品牌性时政短视频微栏目,如《两会零时差》《两会Vlog》《两会艺览》《评论君聊两会》等,聚焦两会热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小情,或邀请代表委员建真言、出良策,或由年轻记者出镜看变化、谈感想,权威准确地解读全国两会,传递我国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底气,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时效性:快速响应,及时发声表态。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新闻短视频,时政新闻短视频更加注重内容的时效性,通过对时政新闻迅速做出反应,帮助受众及时获取新闻信息。例如,央视新闻2025年1月25日推出的《时政Vlog|第一视角记录外交部2025年新年招待会》,记者以Vlog的形式,用第一视角记录下了这一辞旧迎新、畅叙友谊的时刻,并在第一时间发布出来,让受众感受到了外交场合的氛围和相关活动情况,传递了中国在外交领域积极与各国交流合作的信息。又如,当地时间2025年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举行会谈的过程中爆发激烈争吵,央视新闻抖音号在北京时间3月1日早上8点就快速发布了会谈现场实况视频,让广大用户第一时间了解这一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突发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3月2日早上8点多,央视新闻抖音号又在第一时间发布了英国与乌克兰签署22.6亿英镑贷款协议的视频内容,持续带领用户关注乌克兰局势。

3.亲和性:拉近距离,有效引导舆论。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