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电视剧《繁花》自播出以来,凭借其深厚的文化意蕴、精致的视听艺术、生动的人物塑造,迅速成为现象级作品。该剧不仅在电视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还通过社交平台的互动和话题创构,实现了更广泛的传播。本文通过对《繁花》的精品内容和集体记忆与社交互动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其“破圈”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新时代的电视剧制作与传播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电视剧 集体记忆 社交互动 破圈 《繁花》
2024年1月,由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繁花》上线并迅速成为现象级爆款。该剧以身处上海的阿宝为主人公,展示其在时代浪潮中脱颖而出、不断成长的奋斗历程。高水准的影片制作,使得该剧的每一帧画面都散发着诗意和美感,勾勒出一幅充满艺术张力的都市画卷,突破了传统电视剧的审美范式。笔者立足于《繁花》的精品内容,探讨其在“破圈”过程中的集体记忆和社交互动策略,以期为其他电视剧的制作与传播提供经验借鉴。
一、精品内容奠定“破圈”基础
近年来,《人世间》《在一起》《以家人之名》等一系列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相继问世并取得了较好的口碑。《繁花》在内容创作上更是集大成者,既有对历史变迁和社会背景的深刻描绘,也有对人物纠葛和家庭关系的深入挖掘,还有对家庭情感和亲情治愈的强调,故而播出之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在内容制作上该剧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聚于一体,巧妙构筑文化纵深空间,激起观众强烈的解读欲望,为形成持久的破圈效应提供了坚实基础。
1.在时代变迁与商业风云的交织中叙述剧情。《繁花》通过巧妙的叙事手法,将时代变迁融入主线情节,在上海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勾勒出了阿宝的成长经历,他的奋斗故事也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生动写照。1992年是剧中主要展现的时代背景,也是中国金融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阿宝迅速适应了开放市场的规则,在股市中崭露头角,他的奋斗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标志着中国商业环境的蜕变和新兴力量的崛起。在这一过程中,《繁花》构建并传播了一种现代都市商业神话,上海的璀璨灯火、高楼大厦、繁忙的街头巷尾成为这个商业神话的符号系统要素。同时,这个商业神话不仅是对个体成功的叙述,更是现代社会对商业精英的理想化想象,反映了现代人对物质繁荣和社会地位的追求。通过构建神话,剧集引发观众对社会变革和文化认同的思考,强化他们对剧集的长期关注。此外,《繁花》中亦不乏对人际关系、家族观念的刻画,揭示了传统社会结构、族群观念在现代商业冲击下的嬗变。导演巧妙地编织了多条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线索,以传统江湖故事的手法,讲述现代都市生活,并通过现代审美的镜头语言,使观众近距离感受个体在变革中的困惑与抉择。
2.在城市发展与情感表达的融合中重构视听。电影语言的融入推动了电视剧的创作革新,为观众带来更加多元的审美体验。王家卫导演的影像风格带有极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在《繁花》中,王家卫的视觉风格贯穿整个剧集,重构了大众对电视剧的审美认知。对上海的呈现,王家卫采取的是虚实交融的方式,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朦胧美感,又融入现代审美理念,很好地激发了观众对海派文化的深刻共鸣。在城市空间营造中,《繁花》通过对黄河路的再现,将上海的繁华与喧嚣呈现得淋漓尽致;高楼大厦与小摊贩并列,破除了传统对城市空间的层级划分,传达了一种对于秩序的拒绝。这种画面的安排颠覆了传统影视剧对都市景观的刻板呈现,展现了一种新颖而充满张力的后现代都市面貌。此外,电视剧中的音乐选择是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融合的生动体现。《安妮》《冬天里的一把火》《再回首》《偷心》等港台歌曲勾勒出时代的情感氛围,与剧情中的人物经历形成了强烈的共鸣。这种音乐的选择在还原了时代背景的同时,又在现代审美的框架下注入了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使观众以此为纽带感知到光阴变幻和人生起伏。
3.在传统理念与现代生存的碰撞中刻画人物。《繁花》中的人物塑造呈现出中国传统价值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历久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