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利克:如何同特朗普打交道?
作者 曹然
发表于 2025年4月
佐利克。图/受访者提供

“历史上,我们从没遇到过这样的总统。”这是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世界银行前行长、美国前贸易代表罗伯特·佐利克对特朗普的评价。

2025年3月,在黄浦江畔,71岁的佐利克就美国外交政策、俄乌和平进程及中美关系等话题,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专访。谈到特朗普,佐利克不住摇头。“我担心的是,如果美国领导下的联盟开始分崩离析,一个有更多国家拥有核武器的世界,显然不是一个更安全的世界。”他说。

接受采访时,佐利克的著作《论美国:美国外交及外交政策史》,摆在桌子上。这本书以美国建国以来在外交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总统、国务卿参与的重大事件为主线,呈现了200多年的美国外交史。

71岁的佐利克强调,他不是在写回忆录,也不是想写“成功故事”,而是想用实用主义的观点解释美国外交的制度、过程和体系。“我想强调的是,外交是实践。”

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不到两个月,以灵活、独断的方式推动俄乌和平进程;对加拿大、丹麦格陵兰岛表露领土野心;远离欧洲盟友,再次威胁退出北约。这种背景下,全球秩序的不确定性正急剧增加。这一切让这本《论美国》更具现实意义。在故事的开头,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中具有关键意义的约克镇战役结束后,“美国第一位外交官”富兰克林绕开盟友法国,与英国殖民者进行了秘密接触。独立战争结束后,另一位“国父”汉密尔顿提出美国应与英国而非法国结盟的观点。这在当时不为美国主流所接受,却成为后来美英特殊盟友关系的滥觞。

从历史的视角看,美国今天对盟友的背叛并不让人惊诧。“从实用主义的角度,你必须决定你愿意为某个盟国奋战多久。”佐利克坦言。但他指出,即便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特朗普的“交易主义”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在根本上破坏了美国外交所遵循的体系与原则。“我和他不同的是,我不会拿整个(盟友)体系做交易。”

特朗普并非“实用主义”

《中国新闻周刊》: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已经一个多月。他推动俄乌和平进程的做法,在美国盟友中引起了广泛争议。很多观点认为,特朗普正在背叛美国的伙伴。你怎么看?

佐利克:首先,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和他的前任有很大不同。他喜欢强调自己是个交易高手,他的政策也是“交易主义”(transactional)的,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际关系。他还是一名“电视真人秀艺人”,非常关注自己的“观众”,希望维持对叙事的控制。自上台以来,他一直在主导新闻的走向。这造成了混乱,因为人们不确定什么是他的空话,什么是他的现实想法。但这就是他的本性。

其次,从政策立场上看,特朗普对战争持谨慎态度,因为他知道战争不受选民欢迎,希望创造和平。但从结果导向的角度看,投降也可以创造和平。再加上他的谈判风格非常不同寻常,相比于接触盟友,他更愿意接触俄罗斯总统普京。所以,我担心目前乌克兰面临比俄罗斯更大的压力。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美国实用主义外交的代表人物,却用“交易主义”来形容特朗普。“交易主义”是一种实用主义吗?

佐利克:实用主义是一种政策方法,以现实经验而非理论教条为基础,专注于解决问题。而特朗普“交易主义”的特点是短期性,这意味着他很不耐烦,常常忽视国内外制度和体系的作用,忽视经过时间积淀形成的惯例与模式。

以当前的俄乌和平进程为例,一个关键问题是:特朗普对乌克兰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但他会对俄罗斯施加压力吗?如果是我,我会采取不同的做法。1989年到1990年,在推动两德统一的进程中,我们首先与德国密切合作,然后和我们的欧洲盟友密切合作,再然后才是和苏联合作。

我们对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没有敌意,总是保持同苏联对话,但我们必须首先尝试与自己的伙伴沟通。两德统一进程开始时,英国、法国都对此持负面看法,但我们必须让他们先参与进来,达成基本共识之后,再和苏联方面讨论。

《中国新闻周刊》:既然特朗普反其道而行之,泽连斯基及其欧洲伙伴要如何应对呢?

佐利克:我认为当前乌克兰的外交努力已经偏离了轨道。现在的情况是,特朗普想要做一笔交易。泽连斯基担心普京只是把承诺写在纸上,所以说“我需要安全保障”,欧洲人也说“我们会考虑派遣军队,但这需要美国的保障”。

但我认为这种努力方向是错误的,因为特朗普永远不会给出安全保障。坦率地说,我也不认为拜登会给出安全保障。我从不认为乌克兰应当获得“加入北约”这样的安全保障。

符合美国利益的路径是:如果乌克兰愿意为自己的独立和主权而战,我们应当支持它;我们应当给予它军事装备和经济援助;我们应当将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转移到乌克兰,让乌克兰能在消耗战中获得购买武器和发展经济的资本。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要为乌克兰而战。

通过追求一个不可能得到的安全保障,乌克兰会落入一个无果的陷阱。乌克兰更好的做法是对特朗普说:“战斗是我们的事情,我们会为自己战斗,但我们需要你继续支持。”是的,特朗普现在想要的是达成和平协议而非增加援助,但问题在于,除非普京认真对待这个提议,否则特朗普什么也得不到。

本文刊登于《中国新闻周刊》2025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