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再武装”
作者 周睿睿
发表于 2025年4月
3月18日,德国候任总理默茨在德国联邦议院特别会议上发言。当日,德国联邦议院以超过三分之二多数通过了一项涉及数千亿欧元的财政方案草案。 图/IC

柏林的权力中心正努力跨越两道鸿沟:经济和外交。它们曾体现了德国的政治智慧,成了德国的名片,如今却是“时代转折”道上绕不过的坎。它们不再是某个党某届政府的问题,而是回应着更大的格局变更。不仅是即将联合执政的联盟党和社民党,也不仅是各怀心思的在野党,这次新旧政府的交替以此为轴。

3月的第二个周六,顾不上周末休息的神圣权利了,联盟党和社民党的主要代表带着妆也遮不住青紫眼袋和疲倦面色,宣布初步组阁协议已经达成。一个多星期后,联邦议院通过了一项近1万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9万亿元)的财政支出方案。3月21日,该方案在参议院也获得通过。调定下来了。

这份方案以约十年为期,军事开支可达4000亿欧元以上,另有约5000亿欧元专项支出。其原型是一份只有11页的试探性协议,开宗明义:“在欧洲与世界的不确定性日增的当下我们要负起责任”以及“稳固执政的基础是坚实的财政”。当然还有细节没明确,但新的气质在脱胎换骨地生成。

“长大成人”

达成“试探性协议”时距离两党真正开始组阁谈判才过一周而已。对一个正内外交困的国家来说,一周却已经很长。但对具体问题的复杂性而言,一周却又太短。

谈判仅三天后,两党就国防和基础设施的高额额外支出达成一致。核心意见是设立专项基金以及松绑债务制动,两党同意将所有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百分之一的国防开支排除在宪法债务限额之外。眼下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4.5万亿欧元,百分之一即450亿欧元,这也就意味着要花更多钱用于新武器研发、装备升级、侦察、数字化建设和军事人员培训。

德国总理朔尔茨已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宣布了国防特别基金。如今的计划更是大手笔:5000亿欧元主要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特别是“民事和民事保护、交通基础设施、医院投资、能源基础设施、教育、护理和科学基础设施、研发和数字化投资”。各州将从中获得1000亿欧元,它们的债务制动也将被放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0.35%,按目前数值算约为每年160亿欧元。另有1000亿欧元被划入气候与能源转型,这是为了获得三分之二多数不得不让绿党参与博弈的结果。

国防和基础设施是两党谈判的第一个话题。这无疑是被当前的全球危机激发的。在欧盟缺乏行动能力、倍感威胁的背景下,德国候任总理默茨说:“鉴于我们大陆的自由与和平面临威胁,‘不惜一切代价’现在也必须适用于国防。”他在同一个框架下也提到“长大成人”。言下之意,欧洲要做个成年人,离开“美国爸爸”独立了。

其他话题的敲定,都围绕着这个课题展开。

“德国回来了”

当地时间2月28日,美国和乌克兰的国家首脑在白宫会谈时当着在场媒体的面吵起来了。特朗普威胁要撤销对乌克兰的支持,泽连斯基饭也没吃就离开了白宫。

欧洲反应很强烈。当天的社交平台X上,欧洲的领导人排着队表示“乌克兰不孤单”。政治学家布雷默评论:“如果华盛顿削减军事和财政援助,不仅会削弱乌克兰,还会破坏整个欧洲安全秩序的稳定。” 3月2日,英国首相斯塔默邀请了15个欧洲国家首脑以及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参加在伦敦举行的峰会。会上,欧盟各国讨论了替代战略。德国承诺进一步对乌财政援助,但在军事上仍持谨慎态度。英国和法国愿意提供更多巡航导弹,但德国依然拒绝提供“金牛座”。朔尔茨坚持自己长期以来的观点,认为这样的升级将产生深远的安全影响。

同德国相比,英国和法国的反应更迅速。斯塔默宣布,将与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对乌克兰提供地面部队和空中支援及5000多枚防空导弹,此外还有27.4亿欧元贷款。法国外长巴罗则表示不排除在乌部署部队。这在欧盟内部也引发了争议。北约前指挥官霍奇斯警告称,这“将向莫斯科发出信号,表明欧洲正在认真对待自身安全利益,但也隐藏着相当大的风险”。

此时,德国大选刚过两个礼拜,组阁谈判几乎还未开始。德国的谨慎里固然含有政府换届自带的分身乏术和不确定性,更来自一向所持的务实和克制。

本文刊登于《中国新闻周刊》2025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