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6日,深圳市南山区某小学家长宁梦一夜未眠。打开手机,微信家长群里有人喊“天塌了”。宁梦看着读五年级熟睡的女儿,也跟了句:“以后怎么办,奥数还学吗?”
当天,深圳小升初各大微信家长群都流传着一条消息:原定4月举办的2025年鹏程杯赛事被取消了。很快,鹏程杯官方网站及其线上报名平台均无法打开,家长开始收到代报名培训机构的退费通知。
鹏程杯又称“深圳市青少年综合素质与科技创新能力测评”,是一项涵盖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等科目的综合性年度赛事,面向四至八年级学生,按年级分组竞赛。自2014年首届数学邀请赛以来,鹏程杯已有十余年举办历史。多位当地受访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赛事在深圳的小升初圈内被视为“含金量标杆”“杯赛天花板”。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2022年3月印发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的通知,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参照本办法,制定区域内竞赛活动管理办法。鹏程杯既不在教育部清单赛事之列,也未列入广东省2022年发布的全省性竞赛活动名单。取缔非官方竞赛符合“阳光招生”的大趋势。杯赛乱象治理的尽头,是更阳光的升学路径,还是更隐秘的地下竞争?
“顶流黑竞赛”
“喊着‘天塌了’的家长,孩子大都参加过鹏程杯相关培训,或是在数学竞赛方面已有多年投入。”宁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她从一年级起就给女儿报了一家培训机构的数学思维网课,每周两节,涵盖校内知识、思维拓展和拔高内容。她发现,女儿做题速度很快,校内数学卷面一直稳定高分。四年级时,宁梦就开始让女儿接触小学奥数,目标是五、六年级拿下鹏程杯。本学期,宁梦还给女儿在机构报名了价值3000余元的鹏程杯短期培训班,课程只上了一小半。
家住深圳市罗湖区的家长刘珊算了算,给儿子在数学竞赛方面的年均投入接近4万元。她儿子目前在深圳某顶尖中学读初一,参加了去年的鹏程杯并获奖。刘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鹏程杯获奖名次是重要的名校敲门砖,五大名校尤其看重数学成绩。
刘珊口中的五大名校是指深圳中学、深圳实验学校、深圳高级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这些中学是小升初圈内公认的顶尖学校。深圳某培训机构的升学规划师方励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鹏程杯为非官方数学竞赛,按照往年规律,如果孩子能获得三等奖及以上的成绩,将会受到深圳各区第二梯队学校的青睐。第二梯队学校指除了五大名校的各区重点中学。如果能获得二等奖及以上,那么孩子就基本手握五大名校入场券。
鹏程杯各组别成绩前5%将评为一等奖,二、三等奖分别占10%、15%,另外还会按总成绩评“全科奖”,名额占四科总报名人数10%,各年级不超过200人。方励提到,历年鹏程杯六年级组别的参赛人数在5000上下,也是最大的组别。整体参赛人数缺乏官方统计,但算上所有年级将超过一万人。另一位数学竞赛培训机构老师称,鹏程杯的目标就是筛选出全市综合能力前5%的学生,他们将是名校争抢的目标。
鹏程杯究竟有多少含金量?《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发现,其公示的两家承办单位——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心和深圳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公室,在2023年7月已被广东省民政厅取缔,认定为非法社会组织。
而鹏程杯的主办单位深圳市考试与评价研究会,以及往年出现过的协办单位深圳市中小学学科竞赛学会,二者官网相同,上面没有与该赛事有关的信息。其公布的联系方式指向了深圳某国际货运公司,对方表示并不知晓上述学会。
方励指出,鹏程杯属于“机构黑竞赛”,其协办方还包括深圳市深华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