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看见,世界本该如此
作者 董可馨
发表于 2025年4月

美国油管博主小达伦·沃特金斯(“甲亢哥”)来华,被津津乐道。他在各城市游历,四处学着中国人的模样,“说学逗唱”,他在北京直播了6小时,吸引了约560万观众。他来华本因想见见创作了歌曲《阳光彩虹小白马》的歌手大张伟,这首歌的歌词中“内个”的发音与英语里以n开头的对黑人的侮辱性称呼相似,曾在美国引发热潮。沃特金斯在中国的经历颠覆了黑人记忆中对“内个”的负面联想,如今他在街头大唱《阳光彩虹小白马》,已经脱敏了。

与这件事相似,稍早前,小红书上涌入大量海外网友,新来者和原住民彼此交流经验,分享生活。这被称为“对账”。“对账”中的双方网友都体验到了一种未曾有过的经验。它展现的理想时刻或许短暂,但总被人乐于提起。

希望的方向指示着人们的需要。早已如空气般的互联网,在实现了普遍链接之后,表现出了真实人类社会的缺点:信息环境高度饱和,有效信息却相当匮乏;躁动不安的热闹与短暂的注意力、健忘的头脑彼此强化;偶像层出不穷,但坍塌前所未有地快,鲜有偶像让人敢于寄托信任和“信仰”——那本是使偶像成为偶像的;每天的新鲜事不断,各种意见声量浩大,但对于一个关心世界的人,想要对世界真正理解却障碍重重。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