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见过比黄金还贵的木头吗?
在南海之滨,有一种树,当其遭受雷击、虫蛀或刀斧之伤时,树脂会通过导管向伤口处汇聚,感染空气中的有益真菌,时间流逝之下,部分木纤维被侵蚀,从而形成了——沉香。
一棵被金属罩保护起来的沉香母树,仅仅是从树根处刨下来的几毫克碎屑,香味就足以摄人心魄。
沉檀龙麝,沉香为首,素来有“一克沉香万两金”之说。它是全球顶级香水的定香剂,也是世界唯一被所有宗教都认同的神香。
沉香以伤换香、以香换金,恰似岭南先民在咸潮台风中淬炼出的生存智慧。曾经有人说,“广东唯富珠三角”,而事实是,在完成了阶段性的时代任务之后,滨海粤西南的潜力才真正开始释放。
如今,最值得被重新认识的城市之一,就是“世界香都”——茂名电白。
2022年,茂名市提出全产业链打造“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决策部署,其中,沉香便是五棵树之一。根据茂名市电白区沉香联合会统计,2025年1月,电白现有14.3万亩人工种植沉香,从业人员6万多人,沉香企业(含合作社、个体户)7900多家。
电白不仅让昂贵的沉香“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让当地人因沉香而富。近两年来,更是吸引了众多中东贵族客商远赴至此,订购沉香。
从“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战地香囊”,到唐太宗、苏轼珍爱的贵宝,沉香千古流芳。而这神秘的芬芳源头,便是这史载所谓岭南瘴疠之地。
沉香岁月
电白的沉香史,有至少1500年之久,最早可追溯至隋唐时期。
《太平广记·草木》《隋唐嘉话》等史料记载了唐朝时期一个关于沉香的历史故事:冯盎(冼夫人三孙)进宫,向唐太宗进贡沉香,唐太宗问冯盎:“卿宅去沉香远近?”对曰:“宅左右即出香树,然其生者无香,惟朽者始香矣。”
《明史佛郎机传》亦言,明清时期,水东开埠,人们开始在电白油地码头一带进行沉香交易,相邻的水东忠良街随之形成闻名遐迩的“贡香香市”。电白沉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到广州、香港、上海、东南亚、日本、欧洲等国内外广大地区,且一直延续了数百年。
电白早期的第二代职业采香人,在海南雨林腹地穿梭,靠着砍刀、锯子、斧头,在悬崖峭壁间寻找结香树,再背着二三十斤的香木翻山越岭回到电白销售。不过,那九死一生的险途,也近乎是野生沉香最后的辉煌年代。
1997年,野生沉香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少,而传统白木香需20—30年结香,原料短缺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1998年,白木香树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CITES),又在1999年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与此同时,电白当地很多人看到了沉香种植的商机,观珠镇、沙琅镇的一众农户,也开始通过合理利用荒山、改造旧果园等方式种植沉香树。
电白大面积种植人工沉香的时代,正式开始了。
一众电白沉香香农,不约而同地到海南、东莞、惠州等地,寻找野生奇楠的“母树”种子带回电白,想要开启更高品质的人工种植。但匪夷所思的是,这些种子繁殖的后代却无法成为像母树一样结香的奇楠树。
茂名市自然资源局电白分局产业发展股股长李艳梅回忆,很长一段时间,当地香农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的办法,各出奇招——移植、授粉等等,但都种不出易结香的奇楠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