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泄密事小,也门泥潭事大
作者 谢奕秋
发表于 2025年4月
2025年3月25日,也门萨达省,人们查看遭美军空袭后的建筑废墟

美国国安团队的Signal群聊泄密事件,被潜水的媒体人3月24日曝光后,连续几天成为美国媒体头条。舆论批评特朗普政府的草率与安全漏洞,议员点名要求两名高官辞职,民间组织起诉五名涉事官员,似乎这一切是什么惊天丑闻。

炒作这场“无妄之灾”,容易遮蔽也门“战与和”的大是大非。

《大西洋》月刊主编戈德堡,从被拉入18人群聊,到确认萨那爆炸声后退出群聊,只有短短两天半时间;他曝光的聊天细节,反映了国安团队沟通的复杂性,本身并没有超级猛料。其中最受质疑的就是防长在“空袭两小时前”发的预告,里面提到了战机和导弹的部署时间,可以说造成了“秘密”外泄,但白宫基于并未影响实际空袭效果,咬定说没有泄露“机密”(比“秘密”密级高,外泄会“严重损害”国家安全)。

值得深究的是,白宫夸口“3·15斩首行动”成功,但次日胡塞武装便向以色列机场发射导弹,并继续袭扰美军舰艇。美方所谓的“胜利”,更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幻觉——当天47次空袭似乎对应着特朗普是第47任美国总统,也与美国第六代战机取名F-47相呼应。

大规模空袭也门,事关美国对于欧洲和中东防务重点的战略调整,这是反对党和媒体更应置喙的,而不是一味嘲笑“国安顾问成了拉群小丑”“国安团队行为业余”。

毕竟,胡塞武装的导弹依旧在红海上空呼啸,约75%的美国商船被迫绕行非洲好望角,拉高了北美通胀指数;也门的人口与沙特阿拉伯相当,其地理位置更非阿富汗可比;胡塞武装控制也门1/3领土和80%人口,美军有可能陷入进退失据的战争泥潭。

一出超现实戏剧

3月11日,主编杰弗里·戈德堡收到一个署名“迈克尔·华尔兹”(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的Signal加密聊天请求。戈德堡怀疑是假冒账号,但仍接受请求。两天后,他目瞪口呆地见识了特朗普“铁腕团队”上演的一出超现实戏剧。

在群聊中,国安顾问华尔兹要求各部门指定联络人,组建“特别小组”细化打击胡塞武装的行动计划。副总统万斯则质疑行动的紧迫性,指出苏伊士运河对美国贸易的影响有限,且与特朗普要求欧洲自付相关防务费用的政策矛盾。

防长赫格塞思主张立即行动,强调需要“恢复航行自由”并“重建拜登毁掉的威慑力”,但承认宣传难度(“没人知道胡塞是谁”)。万斯随后提议“推迟一个月”以观察经济风险,但最终妥协:“如果你觉得该做,那就做。我讨厌再次救欧洲。”这时,总统助理斯蒂芬·米勒(以“SM”代称)补充道:应要求欧洲为行动支付“经济回报”。

一方小小的Signal群聊,成了“数字时代的战情室”,直观展示了副总统的迟疑、防长的铁血宣言、白宫幕僚的帮腔和国务卿的沉默,好比是奥巴马当年主持“击毙本·拉丹之战情室会议”照片的升级版。不同的是,群聊的每一条消息,都像是命运抛出的骰子,最终滚向一场举世哗然的泄密风暴。

被风暴裹挟的国安团队,在舆论的惊涛中试图掌稳船舵。3月25日的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听证会上,民主党参议员马克·沃纳等人,指控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和中情局局长拉特克利夫“鲁莽”地参与Signal群聊讨论涉密军事计划,并要求公布完整聊天记录、涉事官员辞职。沃纳说:“这些高级官员居然没有一个人检查聊天群里都有谁,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如果普通军官或情报人员涉及此事,早已被解雇。”

让特朗普讶异的是,华尔兹怎么会有《大西洋》主编的电话号码——后者可是特朗普的死对头,被认为炮制了关于“特朗普贬低一战时死在法国战场的美兵是‘挨枪子的笨蛋’”的政治宣传。

作为前民主党人转型而来的共和党新星,加巴德坚称群聊中“未共享机密材料”,拒绝透露是否使用私人设备参与讨论,并反击民主党将其“污蔑为普京的傀儡”。拉特克利夫则称,Signal在拜登时期是被政府认可的沟通渠道,被安装在公务手机上供获准的公务员使用,他还暗示主编戈德堡“可能故意潜伏”,才导致泄密。

国安顾问华尔兹主动认领责任,却称“个人不认识”戈德堡。让特朗普讶异的是,华尔兹怎么会有《大西洋》主编的电话号码——后者可是特朗普的死对头,被认为炮制了关于“特朗普贬低一战时死在法国战场的美兵是‘挨枪子的笨蛋’”的政治宣传,早就被万斯指责为“一个(鼓吹伊拉克存在大杀伤性武器)将美国骗入伊战的人”。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