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作者 戚义明
发表于 2025年4月

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标志性举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必须深刻领会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历史逻辑: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和重要标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开启了百年大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如何解决“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党中央决定抓党的建设从抓作风建设切入起步,抓作风建设从制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上率下,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两次修订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一以贯之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为基层减负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经过持续努力,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带动了作风整体转变。

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八项规定已经成为新时代我们党推进党的自身建设的一张“金色名片”。

二、理论逻辑: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之所以突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从根本上说,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所担负的使命任务所决定的。

从党的性质宗旨看,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我们党之所以突出纠治“四风”,就是因为“四风”问题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从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看,作风问题是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的集中表现和外在表征,关乎党的形象。党的作风建设与党的各项建设密切相关。抓党的作风建设,表面上抓的是小问题,但以小见大,能够逐步触及深层次根本性问题。我们党正是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由表及里、步步深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新的显著成效。

从党面临的形势任务看,党的优良作风是党团结人民、凝聚人心的动力之源,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我国正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能否以优良作风凝聚力量团结奋斗,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三、实践逻辑: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

新征程上,我们要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要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深刻认识作风问题的实质、根源和危害;进一步提高政治领悟力,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进一步提高政治执行力,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必须从思想上固本培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要透过作风看党性,坚持标本兼治、固本培元,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加强道德养成的强大力量。

必须从组织上落实责任、以上率下。严管就是厚爱。要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坚定不移纠治“四风”、树立新风。

必须突出问题导向靶向治疗。要紧盯突出问题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紧盯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

必须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要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必须强化纪律保障。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要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必须健全制度机制。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着力健全制度机制。要将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本文刊登于《百年潮》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